致中共17大軍隊代表團的信

【大紀元8月23日訊】尊敬的中共17大軍隊代表團:

您們好!

我們是煙台市經組織分配轉業到企業工作的軍轉幹部,都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今天給您們寫這封信,主要是想拜託您們在黨的17大上反映一下我們的心聲。因為部隊是我們的「娘家」,您們是我們的「娘家人」,我們信得過您們,我們的訴求非常希望得到「娘家人」的理解、幫助和支持。

我們認為,全國近百萬被組織分配到企業工作的軍隊轉業幹部的國家幹部身份被置換為企業職工身份、轉業後享受地方相應職級的政治經濟待遇的承諾被取消,是改革中在制度上設計不周的結果。軍隊轉業幹部本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被無端分成三六九等,執行不同的政策,而且待遇差距甚大,是不公平、不和諧的根源。貶低被組織分配到企業工作的軍隊轉業幹部的社會價值,從連排職到師團職統統罷官撤職,按普通企業職工的身份辦理退休,在退休待遇上與其他軍轉幹部相差數倍,是對企業軍轉幹部人身權利的侵害,是古今中外軍隊建設史上的千古奇冤。同是軍隊轉業幹部,但在落實軍轉政策上實行雙重甚至多重標準,有違法律和政策面前人人平等和以法治國的理念。軍齡、職務、貢獻相同,就因為轉業的時間、分配的去向不同,其待遇就有天壤之別,違背了按勞取酬、按貢獻大小進行補償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軍人付出勞動所生產的國防產品全國人民普遍受益,對所有退役軍官的補償應統統由全民或國家承擔,在國有企業普遍改制以後,再推給退役軍官所在企業承擔,對改制後的企業來說也顯失公平、公正,同時也是不現實的。

十幾年來,企業軍轉幹部一直為自己的合法權益而奔走呼號,但地方政府和中央有關部門以「怕攀比」為由,就是不予解決。「軍隊轉業幹部是黨和國家幹部隊伍的組成部份」(中發[2001]3號文),「暫未安排相應職務的師、團職軍隊轉業幹部,分別享受當地地(廳)、縣(處)級幹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國發[2000]10號文),這都是最近幾年的文件,也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安置軍轉幹部的一貫原則,按明明確確的文件落實,何來「攀比」之說?要求政府兌現我們轉業時的承諾怎麼能是「攀比 」?如果是為了個別政府官員憑空想像出來的所謂的「怕攀比」而不去落實當初的承諾,又將黨和政府的誠信放在何處?

據我們了解,群眾攀比的是所謂「高薪養廉」的非正常做法,攀比的是以侵吞國有資產或官商勾結等非法手段一夜暴富的所謂「民營企業家」,攀比的是每年拿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壟斷國企老闆,攀比的是動輒貪污受賄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貪官污吏。人民群眾對企業軍轉幹部要求落實軍轉政策不僅沒有攀比,反而抱以同情、理解和支持。

也有的說,企業軍轉幹部要求落實「一個身份、兩個待遇 」是想和公務員攀比。企業軍轉幹部爭取與其他軍轉幹部一樣享受落實同一個軍轉安置政策的權利,又怎麼能是和國家公務員「攀比」呢?本來是人家應該得到的而不去落實,反而給人家扣上想攀比的大帽子,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一些人還振振有詞:解困是對企業軍轉幹部的「特殊政策 」、「特殊關懷」,要把它作為「長效機制」。我們承認,在國企改革的「攻堅」階段,我們中的大部份同志下崗了、失業了,單位發不出工資了。在我們生活處於極端困難的關鍵時刻,黨和政府聆聽了廣大軍轉幹部的呼聲,出台了「解困」文件,各級政府和黨組織幫助我們解決困難度過難關,我們是非常感激的。但我們同時又認為,「解困」 只能是一個臨時性措施,而不能作為「長效機制」。如果將其作為「長效機制」,將永遠解決不了企業軍轉幹部的思想穩定問題。這一問題,不是靠思想教育和打壓所能解決的。最根本的還是要靠各級政府踐行承諾,使所有的軍轉幹部都能享受到同一個軍轉政策的陽光。這也是黨的16大以來,我黨大力倡導 「建設和諧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改革的成果要讓全體人民共享」的應有的題中之義。這是關係到維護黨和政府的威信,關係到穩定軍心、民心,關係到國家長治久安的大問題。對企業軍轉幹部的問題久拖不決,是有些同志國防觀念和強軍意識的衰退,將「解困」作為「長效機制」,將成為社會不和諧的持久隱患。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強柱石。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我們將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和最具活力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偉大的國防事業,轉業後又為改革作出了奉獻和個人利益的犧牲。在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今天,我們卻「因為企業改制了」,而成了當今社會上的困難群體,需要長期靠政府和社會的解困、救助來維持生活,使我們感到無比的困惑。我們熱愛黨,熱愛祖國,希望我們的國家長治久安,健康發展。向上級機關直至中央提出我們的意見和建議,這正是我們對黨對國家對人民負責任的態度,同時也是在履行一個公民、一個共產黨員應盡的義務,但卻被某些人認為是「不穩定因素」,這是對我們人生品格的否定,是對我們的侮辱,是我們至死都不能接受的。

現實使我們深深地感受到:由於長期的和平生活,一些人的國防觀念漸漸淡薄了,好像「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防建設就不那麼重要了。將軍隊轉業幹部中佔絕大多數的企業軍轉幹部打入另冊,被邊緣化,使他們由部隊的精英變成了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困難群體以至所謂的「不穩定」群體,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實例。企業軍轉幹部不能享受同一個軍轉安置政策,是對我們這部份人的歧視。也許我們這幾十萬人的事,在全國來說算不上是什麼大事,但這種錯誤觀念、態度、和感情任其發展,就很危險,軍隊和國防建設將會受到嚴重影響。我們期望參加17大的軍隊代表、我們的「娘家人」,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出來說話,把我們的意見和訴求帶上去,從維護退役軍官的合法權益和堅持並完善軍轉安置政策、制度的角度,從穩定現役軍官思想、鞏固國防和我軍現代化建設的高度,妥善處理好企業軍轉幹部問題。

以上意見如有不當,請予以批評指正。如有可能的話,敬請給我們一個回復。

此致

敬禮!

山東煙台市被組織分配到企業的軍轉幹部
2007年8月23日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美軍黑鷹直昇機伊北墜毀 14名士兵死亡
陳維健:見證人權聖火 偉大時刻
韓媒: 反華高漲  中共非洲經營出現動搖
英議員:我們希望中國政治上能出現轉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