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心臟斯洛伐克將迎接人權聖火

【大紀元9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安然綜合報導)9月14日,由法輪功受迫害真相調查團發起的人權聖火將傳遞至第8站,歐洲的心臟—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Bratislava)。

拉迪斯拉發位於位於多瑙河畔,地處斯洛伐克的西南邊陲,靠近斯洛伐克與奧地利、匈牙利三國交匯之處,距離奧地利邊境不到10公里。拉迪斯拉發在1993年斯洛伐克獨立後成為首都。在歷史上,布拉迪斯拉發曾經在260年內是匈牙利的都城,11位匈牙利皇帝的加冕典禮曾經在這裡舉行。

與人權聖火的第5站布拉格一樣,這裡曾經歷過共產極權主義的蹂躪。對於拉迪斯拉發人,思想被禁錮、權利被踐踏的歷史還歷歷在目。斯洛伐克人與捷克人一樣,擁有獨立的思想,敢於對抗共產極權專政,在捷克斯洛伐克聯邦解體前,早在1968年斯洛伐克人與捷克人一起經歷了「布拉格之春」民主運動,之後發起風起雲湧的天鵝絨革命,通過和平的方式結束了共產暴政。

9月15日,這個年輕而古老的都城將喜迎人權聖火,再一次挑戰共產極權主義,為在遙遠東方仍在經受共產暴政蹂躪的中國人點燃人權聖火。

歷史回顧 布切克和布拉格之春

帶領捷克斯洛伐克迎來「布拉格之春」的杜布切克在沒有成為捷共總書記之前,曾在拉迪斯拉發的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機關工作。杜布切克十分親民,在他當選黨中央第一書記的當 天就趕回布拉迪斯拉發,去觀看那裏的一場冰球比賽, 他的親和作風可見一斑。斯洛伐克人民高興的看到新當選的第一書記坐在他們中間,一起觀看冰球比賽。

執政後杜布切克大力推行經濟和政治兩方面的改革。1968年4月,捷共中央全會通過《行動綱領》,強調捷克斯洛伐克正處於新的轉折時刻,「必須建立一種十分民主的、適合捷克斯洛伐克條件的社會主義社會新模式」,並提出建立聯邦制國家,發展同一切國家的互利關係等等,全國上下出現了一片活躍的局面,史稱「布拉格之春」。

蘇聯對捷克的改革深為不滿,7月中 旬,在蘇聯的帶領下蘇、波、匈、保、東德5國領導人在華沙開會,聯名致信遣責捷的《行動綱領》。在遭到捷共中央反駁後,8月20日晚,一架載有幾十名荷槍實彈的蘇聯突擊隊員的蘇聯民用客機謊稱飛機出現故障,在布拉格國際機場降落,並迅速佔領機場。接著,裝載坦克、大炮和蘇軍部隊的巨型運輸機紛紛降落,蘇軍很快佔領黨政領導機關和布拉格各重要據點。

正在開會的捷共中央主席團從力量對比的實際出發,起草通過了一份《告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宣言,抗議五國入侵,但號召人民「保持平靜」,「不要抵抗前進中的外國軍 隊」。杜布切克等人冷靜、理性的決策與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充滿智慧的特殊抵抗方式,使得蘇聯找不到任何鎮壓「反革命暴亂」的藉口,既不敢貿然向群眾開槍,也不能宣佈捷政府是「反革命政府」。

8月21日凌晨,蘇軍坦克、裝甲車把捷共中央大樓團團圍住,把正在開會的捷共領導人杜布切克、斯姆爾科夫斯基、克里格爾等扣押,當天下午把他們綁架到莫斯科。8月22日蘇聯駐捷大使契爾沃年科將其他捷共領導人帶到蘇聯大使館,謀劃由比拉克取代杜布切克任黨的第一書記,建立「工農革命政府」,由於捷總統斯沃博達的堅決反對而未成。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反佔領鬥爭沒有停息,8月23日布拉格市民響應「自由電台」 的號召,將街道的名牌、甚至門牌都拆掉或塗上油漆,接著其他城鎮也紛紛行動起來。十字路口的公路標誌被砸碎,有的指示箭頭被調換了方向,佔領軍暈頭轉向遲 遲到達不了指定地點。人們還以集會、罷工等形式抗議蘇軍佔領;青年人高舉國旗上街遊行並同佔領軍發生流血衝突。有數十輛蘇軍坦克被憤怒的捷克群眾燒燬。

8月23日捷總統斯沃博達、國防部長楚爾等人冒險前往莫斯科要求與蘇聯談判,要他們釋放杜布切克等領導人。蘇聯無法按原定計劃扶持起一個「革命政府」,而不得不回頭與杜布切克等談判。杜布切克等與斯沃博達等人會合,組成18人的捷共中央代表團。在談判桌上,捷克領導人進行了不屈的抗爭,迫使蘇聯不得不 作出重大讓步。然而,由於蘇共以屠殺捷克斯洛伐克和平民眾相要挾,捷克代表團最終不得不簽定「城下之盟」。「布拉格之春」就這樣在蘇聯粗暴的武力干預下夭折,許多改革的政策尚未來得及具體付諸實施。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人權聖火感動維也納
捷克三位部長關注中國人權力挺人權聖火
音樂之都燃聖火  歌聲震撼為人權
維也納點燃人權聖火  政要、音樂家齊聲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