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元祭落幕 专访基隆文化局局长杨桂杰

文化传承不只是看看热闹

人气: 3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30日讯】每年农历7月全台各地都有中元节普渡的相关活动,基隆比较特别是为期一个月的基隆中元民俗祭典。上任3年多的基隆文化局局长杨桂杰,对于推动基隆文化方面投入相当多的心血。这次基隆中元祭圆满落幕,他谦虚的表示,不敢说活动很成功,但确实有进步。

平等对待过世的人

杨桂杰表示,大家都怕鬼,对鬼神敬而远之,可基隆人在农历7月跟这些孤魂亡灵是最亲近。因心怀虔敬之心,所以不会遭受无故侵犯,基隆人以最有人情味的想法对待中元祭。像是普渡在基隆这块土地上过世的人,如:法国公墓及日本阵亡士兵,虽然他们都是侵略者,基隆人还是以“死是台湾魂”的心态来对待。

基隆中元节为台湾大型观光节庆之一,缘自早年移民至基隆的“漳泉械斗”,不同移民之间的种族隔阂,当时双方争夺生存的资源,尤其是水资源,造成清朝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大规模械斗,死亡人数高达108人。

当时有识之士即倡议停止争斗,希望藉由祭祀仪式普渡死去的先人来弥平仇恨,以赛阵头取代打破头,展现各姓氏之间的团结、和谐以及实力,显现一个“拼”的精神。至今演变成比创意、比精神的民俗活动。

中元祭活动创新不失本源

杨桂杰介绍,今年基隆中元祭大致分为祭典、艺文活动、产业、教育传承、深化文化等5大方面。在祭典仪式方面,维持传统、遵循古礼,至今传承了153年不曾改变、不曾中断过。

市府公部门也由早期杜绝浪费、移风易俗的管制者,转变成今日辅导、协助、配合的角色。杨桂杰说,“承办这样一个活动,不管怎么创新,看起来热热闹闹,我们都注重不失这样的本源意义。”

近年,为了使中元祭更増色、更生动活泼,在艺文演出部分,数年前就开始邀请一定表演水准的外国团体来做不同的文化交流,体现另一种族群的融合。

期中元祭课程纳入学校教材

杨桂杰表示,基隆中元祭,不像一般创发性活动,从无到有,而是一个延续性的传统活动。文化局经年协助社会大学,举办中元祭课程讲习,以后希望基隆海洋大学也来办理,并且能纳入中小学教材,这部分是目前较弱的部分。

今年中元祭也举办了二场学术探讨,“研究中元祭的心灵美学”、“正信与迷信之间的研讨”透过学术研究,让市民了解中元祭不只是看起来热热闹闹而已。

基隆宗亲会普渡为公普,供品需准备三连桌,也就是荤食桌──供一般无主孤魂享用、素食桌──供修行者与速食之孤魂享用、西洋桌──供外来的西洋孤魂享用,普渡除了让孤魂亡灵吃吃喝喝之外,另一方面也放诵经文,让这些孤魂能听经闻法,早日脱离地狱之苦。◇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