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勝正﹕台灣金融業向環球化發展

臺行政院委員訪紐約 推介台灣金融實力 展投資商機

標籤:

【大紀元9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黎新、余曉紐約報導)台灣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胡勝正主任委員近日來紐約訪問﹐昨(7)日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胡勝正主持了開盤敲鐘儀式﹐同時向中西方媒體介紹台灣國際化的成果及台灣市場的未來發展潛力。

據悉﹐胡勝正於9月7日上午借參加台灣證券交易所舉辦台灣投資說明會的機會﹐訪問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同時於9點30分主持其開盤敲鐘儀式。

胡勝正在媒體採訪中指出﹐台灣為全球重鎮﹐在高科技產品的製造研發能力與產值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持續推動金融改革方面﹐台灣已具有成為區域籌資及資產管理中心的發展潛能。近年來﹐台灣金融改革使得台灣的金融產業競爭力提高﹐再加上產業國際化﹐吸引了許多外資來台投資。2000年外資持股占台灣上市總市值16%﹐2007年6月已達35%﹐持股市值總計達7兆元。今年國際金融集團渣打銀行﹑花旗銀行﹑荷蘭銀行購買台灣三家銀行的直接投資行為﹐更顯示出國際金融集團已掌握台灣金融業發展的商機。

胡勝正於6日「台灣經濟與金融市場之發展」為題的專題演講中﹐更詳細指出台灣已從製造業轉型為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系﹐現已成了區域總部﹐運作與科研中心。美國是台灣最大的投資國。台灣與東南亞及中國有著緊密的經濟聯繫﹐對於東亞市場有深刻的認識。台灣的金融業正在朝向環球化發展。

在向與會的美國地區機構投資人、基金經理人說明台灣市場的商機﹐胡勝正亦引用許多具體的事證與經濟數據:如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計算,則台灣已超越澳大利亞,已成為全球第16大經濟體。

胡勝正亦指出台商海外投資多,在亞洲地區更是活躍,經由台灣可觸及亞洲其他地區,若以在亞洲的佈局而言,累計至2006年底,台灣在越南為最大投資國,在馬來西亞、泰國及柬埔寨為當地第三大外資,在菲律賓和印尼則為第六大;顯示出台灣在亞洲地區投資的活躍與優勢。就金融業來看,台灣的銀行在國外共設有227 家分行或分支機構,在越南、香港甚至美國加州,台灣的銀行分支機構家數及分支機構資產總額均在當地名列前茅,展現台灣堅實的金融實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胡勝正主持紐約證交所開盤儀式
全美醫保欺詐大掃蕩 紐約兩華人在193名被告中
莊文怡社區會 西人居民抱怨86街髒亂差
紐約市府恢復圖書館預算 週日可望重新開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