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台灣不見藍綠煙硝 立委參選人搶中間票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日報導】立委選舉巡迴觀察報導之四(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一日電)立委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藍綠陣營都定位南北對決、決戰中台灣,但身在藍綠對決戰場的中中彰投,反而嗅不到藍綠對決的煙哨味,爭取中間選民才是為參選人拉票的最高指導原則,處處可見藍綠參選人刻意模糊政黨色彩、強化個人特質。

回顧過去選舉,泛藍2004年第六屆立委選舉與2005年縣市長選舉時,在台中縣、台中市、彰化縣及南投縣「中中彰投」得票率都高於泛綠陣營;但2004年總統大選互有消長,民進黨在台中及彰化縣得票高於國民黨,國民黨則在南投縣與台中市得票較高。

身兼民主進步黨台中縣黨部主委的企業家沈國榮分析,中台灣主要是指中中彰投,雲林縣以南基本上都是綠色執政,就算嘉義市是國民黨執政,但嘉義市選民結構仍傾向綠營,南部屬綠色板塊的盤勢不會改變。而北、東台灣整體來說藍營占上風,中台灣當然就是關鍵板塊。

不過,沈國榮認為,小選區操作藍綠對決不見得有效果,很顯然地,選上立委,到中央可能有藍綠之別,但回到地方,面對的都是選民,不會分藍綠。

他說,面對這場立委選戰,立委參選人不會打藍綠對決,而是拚「小縣長、大議員」,最好能抓到中間選票。

在台中縣大雅等區域爭取連任的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楊瓊瓔(台中縣)說,民進黨上次立委選舉就喊「決戰中台灣」,難道中台灣一定就是藍綠廝殺的殺戮戰場?

她說,中台灣重視政策牛肉與經濟發展,決戰中台灣這種口號在小選區沒用,對手若在中台灣操作藍綠對決,只會招致選民憤慨,更加鞏固她的眷村鐵票出來投票。

已是晚上七時了,楊瓊瓔受訪後沒時間吃晚餐,反而以極強行動力,離開總部繼續跑攤行程,先到社區發展協會致詞,又趕到大雅某社區「家戶拜訪」,她以流利國台語交互使用,向選民訴求選政績「第一號(台語諧音第一好)」的楊瓊瓔,不帶任何藍色語言,也因此很少在綠營票倉「踢鐵板」。

另一位爭取連任的國民黨籍立委徐中雄(台中縣)認為,與其說決戰中台灣,不如說是決戰立委總席次。

徐中雄說,以他的選區來說,有約三、四成選民認為政治害死人,對政治相當冷感,中間選民板塊一直在擴大,加上景氣好壞會影響某一些人,造成「北不那麼藍、南也不那麼綠」的情況。

徐中雄忙著談政局與選情時,豐原市南嵩里里長也到競選總部話家常。政治立場偏向綠營的里長挑明說,「我們是投人不投黨」。

徐中雄也表示,他只會搶個人票,至於政黨票,「如果我叫他們投國民黨,絕對會被撤(台語「罵」的意思)」,政黨票就讓選民「自動歸屬」。

在彰化縣力拼連任的民進黨籍立委邱創進也認為,藍綠對決在小選區對他選情不利,不如打個人特質,凸顯對手問政品質低下,加上努力深耕基層,都比藍綠對決來得有效。

不拼藍綠,力拼中間選民的情形,隨著選舉投票日逼近,也從中台灣向南北擴散。

像過去複數選制,打藍綠對決贏得百分之五選票就能當選,例如曾是台灣團結聯盟籍的立委黃宗源,2004年喊出台灣國口號就吊車尾選上,但加入民進黨後,在桃園縣參選,主打個人特質「以誠待人」。

過去在南台灣打出婦女權益代言人、政治良醫的國民黨籍立委黃昭順(高雄市),此次參選不再主打單一族群競選策略,加上她認為藍綠對決在高雄市始終沒有市場,強調為地方爭取建設、為各族群服務,取代主打正藍牌。

舊立委選制易形成藍綠對決,打正藍、正綠旗幟就能當選的「必勝技」,面對立委新選制,造成北不那麼藍、南不那麼綠的情況下,能否奏效仍值得觀察。另外,多數選區只有兩強對決,參選人除固守基本盤外,如何模糊政黨色彩,吸引中間選民青睞,將成選戰勝敗關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