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遠哲:2000年選舉若改革 就不會有現今困境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十二日電)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接受公視專訪時直言,政策的形成需要很多討論,但台灣常常是一位立委或部長憑自己的感受做決定。他說,如果選舉制度在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之後立刻改革,就不會有現在的困境;而且政策的形成必須堅持,否則只能看到三、四年後的事,而不會看到百年後。

對於今天的立委選舉,李遠哲也坦言,立法院的互動充滿偏見,立委經常不瞭解情況就刪預算,表現並不理想。李遠哲在公視「面對台灣未來」節目的專訪,是他離開中研院後首次的電視專訪。公視轉述李遠哲的話表示,李遠哲以後不會再接受任何的電視專訪;平面專訪的機會也不高。節目在十三日和二十日晚間七時分兩集播出。

節目中,李遠哲表示,今年總統大選選民「好像沒有多少選擇」,兩位參選人都是學法律,現任正副總統也都是法律出身,從這個方面來看,局面還不夠大。他說,2000年政黨輪替對台灣的民主化是很大的進步,既然選出總統,民眾就應和總統一起努力把社會弄好,不要因為沒選上,而開始做一些破壞的工作。

他坦承過去這幾年執政黨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但是在野黨也是非常不理想。對於兩組總統候選人都提出拼經濟的概念,李遠哲認為,台灣已經是過度開發,也消耗過多的資源,台灣需思考全球化過程中的定位,應該關心溫室效應、全球暖化的問題,善盡世界公民的責任。

李遠哲提到,政策的形成需要很多的討論,但台灣不是如此,常常是一位立委或一位部長憑自己的感受做決定。他說,如果選舉制度在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後就立刻改革,就不會有現在的困境。而政策形成的過程也要非常堅持,不然的話,政治家只能談到三、四年後的事,不會談五年、十年,更不會想到一百年後的事。

李遠哲說,如果大家對這次總統大選結果不滿意,四年後再用選票選出理想的人選,但是大家要同心協力營造理想、比較公平合理的社會。李遠哲明白這不是一蹴可幾的事,但他深信經過幾次的選舉後,可能會慢慢上軌道。

因此,李遠哲在期許總統應該瞭解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之餘,也提醒身為國家主人的民眾也要努力,不要再像以前一樣,想靠著英明的領袖把人民帶到美好的境界,他認為「沒有這回事」,因為社會的進步是靠著社會各個層面能幹的人努力達成,但是選舉總統選舉傑出的一、兩位,能力都是有限的。他期許民眾不要那麼被動,等政府有了政策之後才批評,而應主動參與社會的進步。

對於政治人物的請益,李遠哲說,他會毫不保留的把很多意見告訴他們,但是很不幸的是,立法院的互動常常不是如此,立委不是來請教事情,而是充滿偏見,不瞭解就刪預算或其他等等,常常是不理想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