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心房顫動心律不整 也可能導致中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3日訊】(據中廣新聞劉怡伶報導)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成大醫院心臟內科利用全民健保的資料庫進行研究,發現全國住院病人平均每10萬人就有127人有心房顫動的情形,且逐年增加,男性和老年人比例較高,心房顫動的患者引發缺血性中風的機會大約是每年5%,風險比正常人高出了2至7倍。

成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政翰表示,成大心臟科醫師們和中華科技大學何明聰老師合作,利用全民健保的資料庫,研究全國住院病人又同時具有心房顫動的情形,發現從民國86年至91年平均每10萬人就有127人有心房顫動的情形,且逐年增加,男性和老年人有較高比例的心房顫動,這些患者常常伴隨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

本研究是亞洲國家中第一個有關全國性心房顫動的重要資料,因此在2007年被刊登在美國內科雜誌8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8。他指出,心房顫動最容易引起的併發症包括心臟跳動不規則且快速,會感覺胸部不適頭昏眼花和呼吸短促,還有在心臟內產生小血栓引發缺血性中風;甚至會有心衰竭現象。

李政翰表示,根據統計每六個缺血性中風的案例當中,就有一個人患有心房顫動。因此為了預防因心房顫動所導致缺血性中風,患者必須選用不同預防血栓的藥物。目前國內常用的藥物包括口服抗凝血劑和抗血小板劑,一般來說抗凝血劑在預防缺血性中風的效果較好,但是病人必須時常回門診抽血間接檢驗抗凝血劑的濃度,如果過量容易出血,如果劑量不足會增加中風的風險。因此曾經中風又有心房顫動的病患,必須遵從醫師的指示才能減少再次中風的可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