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五日亞洲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1月25日訊】

**日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倍增

日本政府發布去年12月份消費者物價倍增,上揚幅度創下9年多以來新高,主要是因為原油價格高漲,以及商品成本暴增所造成,對日本經濟相當不利。

日本政府公佈2007年12月份核心消費者物價,比11月增長1倍,與前年同期增長0.8%,高於市場預期,主要是國際原油成本激增,帶動通貨膨脹上揚,經濟專家認為,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而食品及能源價格持續上漲,兩者加乘之後,對出口及內需不振的日本經濟最為不利,再加上薪資下滑,也讓日本消費者叫苦連天。

**韓第4季GDP增長 優於預期

韓國中央銀行發布消息指出,第4季經濟增長1.5%,優於經濟學家平均預估的1.3%,創下最近2年來最大增幅,主要是韓國出口大幅攀升所貢獻。

由於對中國、中東以及其他新興國家的出口暢旺,出口增長創下近4年來最大增幅,使企業投資持續增長,因此韓國第4季經濟增長達到1.5%,優於市場預期,而且經濟已經連續19季上揚,創下10多年來增長持續最久的一次,經濟表現相當優異。

**中國幾家銀行 年底資金意外緊張

由於中國人民銀行緊縮資金,造成在去年最後幾個交易日,幾家大銀行意外出現流動性緊張,最後不得不向人民銀行借錢來補足流動性,說明中國市場上的流動資金已經趨向緊張。

由於去年中國人民銀行連續10次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和多批定向央行票據的發行,使銀行出現流動性緊張,根據瞭解,去年12月的最後幾個交易日,一些大銀行意外出現資金頭寸緊缺的狀況,超額存款準備金帳戶的餘額大幅下降,緊急向人民銀行借錢約千億元,說明市場資金面以經趨向繃緊,將不利於投資活動。

**北京統計局: 房市並未出現拐點

中國北京市統計局在北京市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表示,從統計數據上來看,北京地區去年第四季仍然持續上漲,因此還沒有出現外界所說的房價拐點現象。

中國北京市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于秀琴表示,2007年北京商品房銷售價格指數比2006年上漲11.4%,漲幅高於2006年2.6%,但是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卻繼續下降,說明供給仍然不足,而且第四季度北京房價的上漲幅度是全年最高,說明房價還沒有出現拐點。

**中國今年升息難 調控通膨不易

市場經濟專家對於中國今年是否調升利率的看法分歧,主要是因為美國大幅降息,使中國人民銀行必須同時面對抑制通貨膨脹與防止熱錢泛濫兩項艱困的任務。

由於美國聯邦儲備局大幅降息,使中國和美國利差擴大,國際熱錢可能會流竄到中國經濟體系,進一步推高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因此,中共今年調升利率的空間遭到壓縮,恐怕必須採取其他辦法來抑制通貨膨脹,以免擴大升息引發游資充斥的副作用,經濟專家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加速提高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價,並且持續調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以吸收市場過多的資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一月十八日亞洲財經要聞
一月二十一日亞洲財經要聞
一月二十二日亞洲財經要聞
一月二十一日歐美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