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限制物價上漲

標籤:

【大紀元1月6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採訪報導)中國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日前宣佈,凡是涉及民生的糧油、豬肉羊肉、牛奶和液化氣經營者一次提高物價超過5%,必須向當地有關部門報告並說明理由,違規者必須要麼退回原價要麼降低調價幅度。

中國發改委的這項規定是針對目前波及全國城鄉的物價飛漲問題。記者隨機撥通上海普帆智能設施管理有限公司營運總監樊林先生的電話,詢問上海的物價上漲幅度是否還在老百姓可接受的範圍之內?樊先生回答說—

樊先生:「現在的物價漲幅老百姓是吃不消的,為什麼呢?肉都賣到十幾塊錢一斤了,你說老百姓能吃得起嗎?」

目前中國驚人的物價上漲主要表現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副食品方面。像樊先生所說的豬肉,與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廣東《信息時報》的報導說,廣州百姓「菜籃子」裡的豬牛羊肉等肉類副食品漲幅太快太大。

豬肉在剛剛結束的2007年12月份更是經歷了「四天漲三次」的狀況,漲幅接近5%,超出許多百姓的承受程度。對此,廣州經濟學者、著有《過剩經濟學》一書的黨愛民先生表示—

黨愛民:「看是什麼階層的。只要是收入很低的、靠退休金或者是以前存的錢,基層的恩格爾係數比較高的那些階層,肯定是有壓力的,是吃不消的。有的人用一塊錢去買菜講半天。但是其他的一些人,收入比較高的,就無所謂了。」

恩格爾係數是國際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中國城鎮和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2005年分別降低到36.7%和45.5%。這個係數越低,表明居民的食品支出總額佔其消費支出總額比重越低,從而生活水平也就越高; 發達國家的恩格爾係數一般在6%到15%之間,美國目前為6.5%。雖然如此,上海的樊先生認為,物價適度上漲不是壞事,至少對農民有利—

樊先生:「按中國的整個經濟發展來說,不漲的話會跟整個世界經濟很難達到平衡的一個狀態。物價不漲對整個經濟發展來說是很不平衡的。對我們做生意的人來說很不利,但是對於農民來說還是有利的。」

說到目前副食品漲價有利於農民增收這個問題,黨愛民表示,政府單單通過干預和限制物價上漲幅度的辦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黨愛民:「糧油漲價,手心手背都是肉,工農都是社會最底層。糧食一漲價,城市小市民受不了,不漲農民的糧食壓在手裡,我就形容按倒葫蘆浮起瓢。中國社會現在有四個階層,一個就是官僚階層,一個就是資本階層,還有工人、農民。農產品漲了以後,官僚和資本階層,高收入階層就無所謂,工人、小市民階層就受不了。所以,工人和小市民中間就有了矛盾。

現在國內的階層就是官、私、農、工,這四個階層就是『4411』。官和私各佔40%,工和農各佔10%。農產品一漲價,人數佔的又少、分配佔大頭的官和私的收入這麼多,我的意思是:農產品漲還是要漲,但是多補助一點,官私各佔40%,他們一共佔了80%,他們兩個隨便哪一家拿出一點來,4411能夠調整到3322這麼個格局,就算比較好了,矛盾基本上就沒有那麼深了。」

中國發改委限制物價上漲幅度的政策是否奏效,現在還很難判斷。物價上漲已經使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感到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有百姓無奈、幽默地說:物價上漲得太厲害,決定不吃肉改吃素了,但到了菜市場才發現蘿蔔白菜也漲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百物騰貴 深圳豬肉價格創歷史新高
胡勝正:油價雖觸1百美元 台灣無停滯性通膨
豬源缺 肉攤公休增三天
國際油價飆漲 北京學者:中國通膨恐加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