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店起洋名

標籤:

【大紀元1月9日訊】為了避免到北京參觀奧運會的老外們產生混亂,北京一批老字號商舖決定給自己起英文名字。新華社報導說,在全球25萬多名翻譯志願者的熱情參與下,經過4個多月的遴選,全聚德、吳裕泰、同仁堂、瑞蚨祥、榮寶齋、王致和6家北京老字號終於迎來了它們的「洋名字」。

這些新「洋名」是:全聚德-Quanjude Peking Roast Duck-Since 1864;吳裕泰-Wuyutai Tea Shop-Since 1887;同仁堂-Tongrentang Chinese Medicine-Since 1669;瑞蚨祥-Ruifuxiang Silk-Since 1862;榮寶齋-Rongbaozhai Art Gallery-Since 1672;王致和-Wangzhihe Gourmet Food-Since 1669。

據說,「迎奧運-傳神詮釋老字號」翻譯活動2007年8月啟動,北京地區50餘家老字號通過互聯網,向全世界徵集「洋名」;收到全球25萬多名翻譯志願者提交的翻譯作品25萬餘份,其中來自海外的翻譯作品約占總數的20%。最後經過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院長王立弟、中科院翻譯工作者協會副會長李亞舒、民俗學家趙書等翻譯專家及民俗專家組成終評組委會對參賽作品進行評審、討論和修改,最終給6家老字號取出了上述新「洋名」。

北京外語大學的王立弟解釋說,這次老字號的新「洋名」有三種情況:「老字號企業名稱拼音+產品特性+起始年代」;「老字號企業名稱拼音+產品店舖+起始年代」,「老字號企業名稱拼音+經營產品+起始年代」。老字號企業可根據特色選擇其一,保持了老字號原有品牌,又推介了產品、鋪面,而用公元紀年突出了老字號悠久的歷史。相對統一的翻譯標準,使今後中華老字號的翻譯趨向規範化和標準化。

一位網友分析說,這些老店的洋名,仔細分析一下不過是漢語拼音外加行業解釋和立店年份,看不出什麼「信達雅」的苗頭。他舉例說,天津狗不理包子店,最佳翻譯是「Go belive Buns」,如果按照王教授的規範和標準,應該是「Goubuli Buns Since-1907),似乎較前者差多了。

網友提醒說:中國共產黨又如何?按照這個翻譯標準,應該是China Gongchandang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Since 1921,嘿嘿。比狗不理差遠了。北京的大柵欄又如何?Dashanlan還是Dash-La,別讓老外以為是達賴喇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前日本防衛廳長官石破茂:缺少台灣 奢談亞太安保
新竹縣帆船暨水上運動休閒協會成立
周董洋名有意思  愛說話 Jay涵意多
「狗不理」徵洋名「Go belive」最具創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