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民眾多對北京環境狀 況不滿

標籤: ,

【大紀元1月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劉然2008年1月9日華盛頓報導)中國最新的一項官方調查顯示,雖然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北京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治理環境污染,但是,民眾依然對北京的環境狀況表示不滿。

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發起的這項調查建立在環保滿意度、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三項指標之上,對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省會城市中的9千零11名普通民眾進行了抽樣調查。作為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北京在環保意識方面排在第三位,但卻在環保滿意度方面排在倒數第三位。

*分析:民眾意識到環境污染影響健康*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地球政策研究所研究部主任珍妮特.拉森表示,中國民眾、特別是北京民眾的環保意識之所以增強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環境污染與身體健康有著密切的聯繫。

拉森說:“人們剛剛開始認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他們瞭解環境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是發現了一系列人類健康問題。比如說,在中國一些村莊裡發現大批村民年紀輕輕就患有癌症,而導致他們得病的原因是水污染。再比如,空氣污染引發的各種病症迫使許多工薪階層的工作人員離開工作崗位。等這些事情發生之後,人們才恍然大悟,環境污染不僅僅是污染了空氣,它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法新社的報導說,由於北京空氣質量狀況無法達到標準,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曾發出警告說,可能取消或者推遲在北京奧運會上舉行的馬拉松之類的耐力運動項目,以保護運動員的健康。

*分析:對環境問題北京要有長遠眼光*

迫於國際奧委會和國際社會的輿論壓力,北京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治理環境污染,包括暫時關閉一些工廠和限制私家車的使用時間等等。不過,在所有接受調查的人中,有66.9%的人認為中國現階段的環境問題非常嚴重和比較嚴重,比去年上升了3.9個百分點。

對此,拉森認為,北京需要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環境污染問題,制定切實的計劃懲治環境污染者。

她說:“中國政府發佈了許多有關打擊環境污染者的聲明,但是實際上,這些聲明並沒有付諸實施。人們也都意識到,許多保護環境的政策都是在奧運會開幕之前制定的,這些政策聽起來是讓空氣和水更清潔一些,但實際上這些都是表面現象,是迫於國際社會壓力而制定的,並不是出於對人們的生活健康考慮的長久之計。 北京真正需要的是用長遠眼光看待環境的治理問題,制定一個切實的計劃,並且嚴厲懲罰環境污染者。”

*分析:中國投入環保資源不夠*

拉森還指出,中國投入環境保護的人力資源遠遠不夠,這也是中國政府在環境治理過程中存在的一個弊端。她說,美國的環境保護機構擁有大約1萬7千名工作人員,而中國的環境保護機構只有幾百名工作人員,並且其中絕大多數工作人員都在北京,而中國的其他城市和鄉村也需要大量的環保人員進行環境調查研究和監管治理工作。

美國華盛頓月刊指出,中國環境法已經建立了30年,但是如何教導民眾瞭解環境法還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同時,出於發展地方經濟的考慮,地方政府在執行中央的環境保護政策也受到了一些局限。

不過,拉森對中國的環境治理充滿了信心。她說,中國擁有強大的風能和太陽能,因此可廣泛發展清潔能源技術,提高工作效能並減少污染。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調查稱中國公眾環保意識等不及格
北京台商協會會長改選 林清發當選
北京擬定派兵進入北韓應急措施?
胡佳遭捕 歐洲議會主席波特林表抗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