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教師網上貼短訊被調查

議員批政府打壓言論空間

【大紀元10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安琦澳門報導)被司警以煽動集體違令及濫用及虛構危險訊號罪名落案起訴的中學教師,在立法會議員區錦新倍同下,於昨午舉行記者會,向各界交待事件真相。區錦新批評對今次事件的處理,會令言論自由的平台萎縮。

今年9月24日,香港、澳門的部份銀行分別出現排長龍擠提,當時澳門金管局局長丁連星表示,近日網上及坊間有傳言指個別銀行出現財政問題,澳門司警方面也表示接獲舉報,懷疑有人故意以手機短訊散佈針對某些銀行失言言論,並立案調查。當晚7點47分時,袁姓教師在CTM互聯網上的流動社區以城市隱者直選版主之名貼了一則短訊。

10月9日,司警發言人陳堅雄對外宣佈,經過司警一番調查核實後,證實袁姓教師曾經在網上發出不實的文章,發表有關銀行的負面言論,其網上點擊率更達到2,205次,當局已引用煽動集體違令、濫用及虛構危險訊號罪名,將袁姓教師送交檢察院落案起訴。

但檢察院認為尚未有強烈跡象顯示嫌犯構成該兩項罪名,案件交還警方進一步調查,但需要對嫌犯採取姓名及住址的記錄。

袁姓教師在記者會上表示,自己在互聯網上所發之貼,其內容是任何一個普通市民在日常對話中極有可能涉及到的話題,卻被控以刑事罪行,令他感到無奈,亦令許多網民感到憤怒,使眾多網民陷入莫名的恐懼,直接挑戰言論自由的底線。他希望平息事件,和因事件影響所帶來的後果。

打壓言論對社會不健康

區錦新在記者會上補充說,澳門的互聯網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平台,值得珍惜,而最近一段時間來,有一些活躍於網上經常批評政府局級以上官員的人士,被司警傳召,雖然該等人士都沒有被告,但事實上言論已受到威脅,這樣會使這言論自由的平台萎縮,必須警惕。另一方面,政府官員被人批評時,應該檢討和修正自己的施政去符合社會,而不應該用恐嚇的手段來減少社會的批評聲音,長遠來講,對這個社會絕對是不健康的。

有不少支持者到記者會上支持袁姓教師,其中包括網民和他的學生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英國留學點滴】搭車禮儀
昆省自由民族黨教育計劃遭批評
福建教師被指超生 夫妻開除牽連全家
海巡署:攔查網路負面照片 非打壓言論自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