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同: 如不是發生在甘肅 毒奶還會被掩蓋

標籤:

【大紀元10月2日訊】 毒奶粉醜聞範圍越滾越大,而隨著有毒奶粉事件真相進一步揭露,另一個話題也開始逐漸浮出水面,那就是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隱瞞拖延,以及對於媒體報導的鉗制。中國資深媒體人李大同對德國之聲表示,「這個事情如果不是發生在甘肅,而且如果不是甘肅的兒童死亡的話,這個事情基本上就被掩蓋住了。」

據德國之聲報導,在中國三鹿等品牌的嬰兒奶粉中發現三聚氰胺成分之後,又有大量相關奶製品被捲進醜聞之中。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宣佈召回在中國生產的含有牛奶成分的產品,還有一些企業宣佈將不再使用中國牛奶作為生產原料。中國奶製品行業乃至中國產品的總體質量都发生了嚴重的信任危機。

在這一背景下,中共最高領導層也紛紛作出回應。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安徽視察時表示,食品安全關係民眾健康,必須從三鹿奶粉事件中吸取教訓,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出訪紐約參加聯合國全體大會時也就奶粉醜聞發表了意見。

石家莊市政府發言人王建國在接受官媒新華社採訪時明確表示,該市最晚在今年8月初就已經得知有毒奶粉的情況,三鹿集團向市政府提出的協助請求中有一條就是「請政府加強媒體的管控和協調,給企業召回問題產品創造一個良好環境」。這種所謂的「對媒體的管控和協調」所導致的後果就是,河北以及石家莊的當地媒體對奶粉醜聞全體失聲。而甘肅省的相關報導,才讓整起事件最終曝光。

中國資深媒體人李大同認為,「這個事情如果不是發生在甘肅,而且如果不是甘肅的兒童死亡的話,我看這個事情基本上就會被掩蓋住。只不過是因為甘肅媒體當時做這些報導時,並不是進行異地監督,而是作為本地新聞處理。如果不是這樣一個巧合的話,這個事情就完全會被掩蓋。」

《南方週末》的一位署名傅劍鋒的編輯此前曾在網絡博客上(標題叫作「介入三鹿毒奶粉調查的新聞編輯手記」,曾刊登在新浪博客上,但現在該文已經被拿下)透露,該報記者早在7月份就已經發現相關線索,並且進行了調查。但最後報導被上層宣傳部門強行壓下,未能刊登。

李大同認為,新聞媒體曾經一度活躍的「 異地監督」的報導方式也遭到了宣傳部門的打壓,「在潛規則裡實際上已經明確規定了不允許異地監督,最近發生財經時報被停刊整頓三個月的事件,其中整頓的第一條理由就是違反了『異地監督』的新聞規定。其實取消異地監督就是取消新聞監督。因為中國的這套體制,本地媒體直接受本地官員掌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聞奶色變 米麩生意正夯
熱點互動預告:一甲子國殤 一籮筐傷心事
石家莊官員反思:政治敏感性差
野火:一杯「狼奶」,毒化一代民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