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拼經濟議題 馬侃承受共和黨執政負擔

【大紀元10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三十日專電)美國商務部今天公佈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較去年同期下降零點三個百分點,陷入衰退的經濟是美國人最憂心問題。總統選戰最後階段,兩黨候選人都猛拼經濟議題。共和黨候選人馬侃也極力與布希總統切割,卻難免仍會承受共和黨執政八年的負擔。

馬侃和他的競選搭檔培林最近以來頻頻以「水管工裘」(Joe the Plumber)的故事在選戰造勢大會上大做文章,批評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的稅改計劃會增加中產階級的負擔,並且強調他們有振興經濟的方案。

在歐巴馬的造勢大會上自稱是「水管工裘」,詢問歐巴馬的稅改政策對他創業計劃影響的選民,經媒體查訪,其實既不是水管工,名字也不是裘,可能只是共和黨選戰陣營設計出來的一位代表中等收入的選民。

共和黨了解,中產階級受到當前種種經濟問題的衝擊,很可能基於抗議心理而用選票表達對共和黨的不滿,所以,必須強調共和黨才是真正與中產階級站在同一陣線的政黨。

然而,幾項民調的結果都顯示,就解決經濟問題而言,對歐巴馬更具信心的受調者遠多於馬侃與培林能說服的對象。「華爾街日報」與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部最近的民調結果就顯示,百分之四十九的受調者認為歐巴馬更有能力解決經濟問題,更信任馬侃的比例只佔百分之二十八。

不論是馬侃還是歐巴馬的減稅計劃及振興經濟方案,對於面臨房屋抵押贖回權將被取消、已被公司裁員或是連起碼的醫療保險都沒有的人民而言,都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多位經濟學者預測,今年第四季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將比去年減少三個百分點,明年第一季也不樂觀。目前已經升高到六點一個百分點的失業率,未來幾個月會攀上七個百分點,到了明年底甚至會達到八個百分點。

失業率攀升及企業國內投資意願不高常常會讓人民朝向全球化對國內產業的負面效應思考,而在這樣的氣氛下倡言自由貿易及推動全球、區域性、多邊或是雙邊的貿易協定,恐怕很難獲得普遍的支持。

基本上,共和黨一向支持自由貿易,而且在布希執政下也積極推動,希望完成與中南美洲國家及南韓雙邊貿易協定的簽署。馬侃雖然認為透過貿易及投資交流更能刺激經濟成長,在選戰中卻儘量淡化這方面的問題。

傾向於保護國內產業及就業機會的歐巴馬也認同貿易自由化是趨勢,卻提出必須在「公平的原則下自由貿易」。他甚至表示,在一九九零年代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及與中美洲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的內容都應重新加以檢討,應該從社會公義的角度加入有關工人工作條件及環境保護的條款。

就選戰語言而言,歐巴馬的經濟主張也許更能打動選民的心。不過,也有政治評論家指出,九月中旬爆發的金融風暴、動盪的股市及難讓人樂觀的經濟指標令政府備受責難,也成為執政黨候選人的迎頭逆風。

相關新聞
選舉緊張媒體也慌 ABC澄清:培林沒放眼2012
奧巴馬在三個關鍵州領先優勢縮小
美大選倒數六天 馬侃回歸國安歐巴馬再打經濟
奧巴馬麥凱恩星期三同時爭取佛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