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助企業度難關 蕭萬長拋企業再造取代紓困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瑞弘台北十三日電)副總統蕭萬長今天拋出以企業再造取代傳統紓困思維,企業若需政府協助,應先提轉型、改造計畫,政府再投入資金,幫助企業熬過短期困難,中長期還能讓企業升級、強化競爭力。

金融海嘯引爆經營危機,許多企業亟需政府紓困。由蕭副總統擔任召集人的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下週將討論企業再造議題,形成共識之後,再提給總統馬英九,供行政院決策參考。

蕭副總統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及金融風暴的影響層面,已由金融面延伸到產業面。他說,近來傳出很多企業年底不辦尾牙、員工擔心年終獎金是否有著落等,表示這些問題都是現在還沒發生,但有可能會發生的,必須趕快研究因應。

他表示,政府必須對這項發展採取措施,但短期措施不應影響中長期目標,如果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矛盾的話,錢投下去也沒有效果。

蕭副總統指出,「現在應該不要再用『紓困』這個名詞」,因為以前是某一行業、某幾家廠商發生困難,政府可以出手幫忙,但現在的大環境之下,沒有一家企業是好的,根本也沒有辦法紓困。

他說,企業如果要政府資金協助度過難關,必須提出一套轉型、改造的計畫,讓政府資金投入之後,企業不但可以熬過短期的困難,中長期還得以升級、強化競爭力,等景氣翻轉時,會有更好的獲利機會。

蕭副總統說,企業要自救才能他救,自救就是再造和轉型,主管機關可以用客觀標準評估,把資金做最好的利用,也才不會被批評厚此薄彼。

他舉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產業)為例說,DRAM景氣面臨寒冬,情況很差,也暴露出產量過剩、研發能力落後的問題,業者要政府協助,也可以提出像是合併、提升研發能力等再造方式。

蕭副總統說,景氣不好時是產業再造、制度變革最好的時機,「在景氣好的時候,企業賺錢時,講這些都沒有人要聽,只有在賠錢的時候,廠商才會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