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市況不佳 興櫃公司掀起一波撤櫃風潮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十三日電)市場景氣低迷,興櫃近來掀起一波撤櫃風潮,截至今天為止,今年已有22家主動撤銷掛牌,是去年的4倍多,櫃買中心副總經理寧國輝形容說,這是近10年沒見過的現象。

寧國輝表示,興櫃公司撤櫃,有些是因業務考量,無法達成預期目標;有些認為市況不佳,價錢不好,失去掛牌募資意義;另外有部份是公司狀況不佳,找不到輔導推薦證券商;其實不止企業本身有撙節成本的壓力,承銷商也有同樣問題。

由於推薦證券商在公司登錄興櫃市場時,必須先認購所輔導公司3%的股票,近來全球股災,興櫃變成冷凍櫃,流動性不高,股價也跟著直直落,證券商的壓力不小,除非是具吸引力的公司,否則券商承接業務意願並不高,已有券商預期,年底前還會有更多廠商撤櫃。

業界人士表示,景氣寒冬,DRAM及面板產業等著政府伸出援手紓困,年關將近,風雨飄搖之際,估計等待救援的企業愈來愈多。

雖然政府已推動中小企業及中大型企業融資專案,希望能協助企業度過寒冬,不過,由於粥少僧多,興櫃市場裡的企業很難握到政府溫暖的手,業者表示有心理準備,今年冬天會特別冷。

櫃買中心內部主管透露,興櫃撤件的數量暴增,一部份也反映出企業面臨的考驗很嚴峻。

這位主管說,一般準備掛牌上櫃或上市的企業,為了在掛牌當年有亮眼的成績單,通常都會向銀行融資,全力衝業績擴大營業規模,等到掛牌後,就可利用現增所募集的資金償還銀行借款,改善財務結構,也為未來在資本市場募資打下基礎。

他補充,今年因股市不佳,資本市場募資不易,政府協商銀行貸款給中大型企業,在銀行間信用緊縮之際,對小型興櫃公司產生了排擠作用,近來銀行常常杯弓蛇影,一有風吹草動,馬上要求企業先行還款,市場對今年年關前可能的嚴峻情況繃緊神經。

如何度過今年寒冬,成為企業最棘手問題,有些興櫃廠商評估,距離上市上櫃的條件,還有一大段距離,此時掛牌價錢也不好,為了節省不必要的輔導支出及掛牌費用,先撤櫃再說。一方面也避免監理的麻煩,以及可能因疏失造成的罰款損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