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勞團批即興式政策 成效不大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消費券發放在即,昨日勞團質疑,認為發放消費券後難保民眾不會轉而將原所得儲蓄起來,無法達到刺激消費的目的,勞團因而要求政府應檢討工資,勞工所得過低,才是消費力不足的原因。

應該限購台灣製造產品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強調,如果政府仍執意發放消費券,應以購買「國產品」為限,確保實質促進台灣內需、擴大就業,而非拿納稅人的錢來鼓勵消費進口的奢侈品。

孫友聯指出,馬政府上任半年,包括「近貧家庭工作所得補貼方案」、「馬上關懷專案」、「擴大內需」等即興式應急政策,都不脫「中央刷卡,全民買單」的模式。

現在又提出急就章的「消費券」,希望刺激民間消費、帶動景氣。卻未正視目前消費不足的原因,其實是勞工所得不足導致,發放消費券是否將導致人民將原所得拿來儲蓄,而僅就消費券金額進行消費,增加實質消費的效果能有多少,值得懷疑。

他認為,目前民眾不敢消費,除了因為工資低,社會安全網殘破也是重點。在高成本的托兒、教育、房貸、照護等壓力下,根本很難多作消費,這些應先改善制度,而非發個消費券就了事。

政府若執意要發放消費券,勞陣呼籲消費應與就業掛勾,消費券的兌現,應限於台灣製造的商品,「買台灣製,給他一個工作」,才能實質促進台灣的內需,增進台灣勞工的就業機會,而非拿納稅人的錢來鼓勵消費進口品,徒讓進口商與外國企業受益而已。

企圖轉移野草莓等抗議

失業者人權促進會發言人蕭忠漢則認為,消費券的發放即使設有排富條款,發放額度一視同仁卻不宜。對一些拿到消費券一定會馬上用掉的相對低收入或失業者,與年收入一百多萬的家庭給予相同額度,簡直是無視民瘼。「只不過是買票,用來轉移野草莓等社會抗議活動的注意力罷了」。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