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清志的生命振動》

呼籲台灣司法正義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1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樺紐約報導)曾任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委一職的謝清志博士,上週六於法拉盛台灣會館舉辦了一場記者招待會,說明自身因被檢察官懷疑所負責的工程有圖利他人之嫌,而成為台灣司法59天的階下囚。今年7月宣判無罪後,讓他深深思考台灣司法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因而出版了《謝清志的生命振動》一書,目前已經成為台灣的最暢銷書。


謝清志博士

台灣檢調單位最近一連串以羈押禁見的方式,將尚未起訴的多位民進黨政要關入監獄,即使陳水扁也無法倖免。因此,剛剛虎口餘生的謝清志將其深刻的體驗公諸於世,特別引起關心台灣民主人權發展人士的關注。

謝清志表示,台灣檢察官不應該還沒得到確切證據之前 (beyond reasonable doubt),就將人羈押,這是嚴重危害人權,已不合世界潮流。謝譴責,台灣檢察官沒有善盡收集證據之職、確定有罪起訴後,再進行關押;而是以防止「串供」、「湮滅證據」為由,先將人關押起來,再進行搜索證據,以便起訴。

與美國比較,謝說明,在美國只有殺人或強姦嫌疑犯等,有可能危害社會的,檢察官才會申請羈押。

謝博士呼籲台灣司法正義,若確認有罪就起訴,沒有證據就不能關人,不能沒有找到證據,只是懷疑,就將人關起來,這是嚴重侵犯基本人權。

在台灣,被羈押禁見者,為防止串供,連親人都不能見,只能見律師,非常不人道。謝表示,這比罪犯還嚴格,被定罪的罪犯還可到戶外走走,也可會見親人。此外,檢察官運用職權搜索通訊紀錄、銀行帳號,也嚴重侵犯個人隱私。

畢生貢獻航空太空領域的謝清志,對台灣順利發射的三顆衛星作出重大貢獻,經歷了兩年的司法煎熬,好不容易被判無罪,但已經失去一切。台灣司法運作的公正性不但成為台灣目前最大的政治爭議,也引起許多國際人士的嚴重關切。

包括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白樂崎在內署名的一封公開信中提到,檢察官運用「新聞審判」手法,是違反了司法程序上的基本準則。台灣的媒體亂象也是導致台灣司法倒退的原因之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社:司法已死 台灣回到白色恐怖時代
陳水扁遭收押  楊甦棣盼透明公平公正處理
陳水扁遭收押 多倫多僑界認台灣司法進步
扁遭羈押 紐約僑界反應兩極 2630編號爆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