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舊材再用 上海老農自建巨大古民宅

人氣 1
標籤: , ,

【大紀元11月26日訊】上海南匯農民王炎根,花費十年時間,奔波各拆遷工地,收集拆卸的舊建築材料,終於建成一座佔地80畝具有濃郁浦東地域風格的古民居住宅庭院。
  
重建古宅的想法來自於王炎根希望讓孩子們能親眼看看他們太爺爺過去住的地方。他說,祖輩留下的很多好東西被當成垃圾扔掉,心裏很難受,諸如一磚一瓦等,不僅是年代的象徵,而且蘊藏著文化的含義。

據新聞晚報消息,這座古民居,亭台樓閣、雕樑畫棟,花板上的八仙祝壽、五子登科、琴棋書畫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無不透著古樸的氣息。這些用收集來的舊板和古磚修建而成的建築,不僅有前廳、客堂、門廳,還有偏廳、上房和牆門間,完整地再現了古代浦東的建築風格。

「大宅院」夢源於城市動遷

出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王炎根,從小在南匯康橋的橫沔鎮長大,由於家境不好,很小的時候就嚮往能住上大房子。而他心中的大房子,就是同村鄉鄰住的那種頗具明清大宅院風格的磚瓦結構的房子,這樣的房子在那時的浦東南匯地區隔上幾里就能見到幾處。

隨著時間推移,王炎根逐漸長大,從一個只有小學六年級文化的農民變為如今以苗圃花卉等生意為主的公司經理。不過時間絲毫未沖淡他對古宅,那極富文化特色大宅院的夢想。

本以為今生沒機會住上大宅院的他卻在幾年前看到了希望,當時已經年過六旬的王炎根發現,城區遷移改造使百年歷史的房子被拆,曾經承載自己夢想的大宅院逐漸消失。

要給孫輩留些東西,讓他們瞭解祖輩所住古宅的想法在王炎根的腦海出現,這在他心裡打下了建造「浦東老宅」的第一根樁。


院內的一切擺設都按照古宅佈置(網路圖片)

尋東家覓西家找建材

王炎根開始挨家挨戶尋覓東西。東家馬上要拆了,有很多東西不知該如何處置;西家已經拆遷,拆遷下來的瓦片和一些橫樑不知道該往哪裡賣。王炎根總能在第一時間找到這些將拆或已拆的房子。很快,從各家各戶收來的木板、門、瓦片甚至一些家具就堆滿了他的公司。

「把它們重新搭建起來,還原當年老宅風貌。」這個脾氣有些倔強,說話十分直率的老人開始構思他日思夜想的大宅院。可對王炎根來說,老宅該如何搭建就成了難事。

一開始,王炎根並沒想好最終會造成什麼樣子。他表示,剛開始是興趣愛好,所以沒有辦理申請手續。有些不知道內情的居民還以為我在搭違章建築,把城管也叫了來,要拆除違章。


具有濃郁浦東地域風格的古民居群落(網路圖片)

為實現夢想重新學建築

既然自己造的是浦東老宅,建築也是一種文化,那就要研究浦東當地的文化和老宅的真正含義。搭建這種老宅不僅需要技術更需要的是經驗。於是,他用大量時間,尋找哪裡還有僅存的老宅,他就會馬上開車趕過去,把宅子的每一處拍攝下來,自己回來琢磨,並添加上浦東當地的老宅文化。

買建築書,買文化書,到建築工地看別人造房子,找老一輩人回憶自己祖上房子的特徵,這成了王炎根六年間從未間斷過的事。

乾隆年間古石橋

這座老宅由長廊、宅院、池塘以及橋、圍牆等幾部分組成。剛進門就是一條大約五十米長的長廊。長廊裡每塊花板的雕刻都是不一樣,有八仙圖或五子圖,內容不相同。

據王炎根介紹,這支撐長廊的木頭柱子,地面鋪的磚塊以及頂部的瓦片,全都是各家各戶收來的。在老宅兩旁的路邊堆成小山的瓦片和地磚,頗有年代的木頭佔據了很大一個角落。


古香古色(網路圖片)

走過長廊便是一座石橋。這座看似十分簡單的石橋來歷也很有講頭。王炎根說,這橋是乾隆43年建造的石橋,名叫「承啟橋」。當時他聽說有座古橋被拆,便立即趕去看,此時橋已經掉入河內。為了能恢復橋的原貌,王炎根花了幾天時間,將這石橋從河裡打撈出來。這橋面坑坑窪窪,佈滿青苔,而兩個橋墩上還隱約可見古人刻下的詩詞。

由於還沒有完全完工,有很多收來的舊家具還在房間裡堆放著,沒有好好整理。

從垃圾堆中低價收來的「文化」

對於如此大規模的建造,王炎根說材料費80萬,似乎不太敢相信。畢竟按現在市場價格來說,光是這座乾隆年間的石橋就值上很大一筆錢。王炎根沒多解釋,舉了些例子。8分錢1塊的瓦片,10塊錢的木門,20塊錢的花板,花一萬塊原封不動搬移過來的門廳。

為什麼這些頗具年代的東西如此廉價。王炎根泰然自若地說道:「這已經是貴的,有很多東西,本來已經扔進垃圾堆裡,最後還是被我撿出來的。」

原來南匯開始動拆遷大潮後,多數人都忙著從老宅搬出來,根本沒有關注這些祖祖輩輩曾經居住過的地方,更別說這一磚一瓦。「很多好東西,祖輩留下的東西被當成垃圾扔掉,沒人管,我心裡真的很難受。」對王炎根來說,這些東西不僅是年代的象徵,更蘊藏著文化的意義。

就在王炎根的老宅初步建成後,不少當初以極低價格賣給老王材料的人們,發現被運用後竟如此出眾,後悔莫及。有不少人開始對這座老宅進行估價,揚言這宅子至少值三千萬。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楊佳死刑
陳彥玲:張華大廚!向您致敬
中共處決楊佳 網絡配合行動:封殺言論
中共恐懼殺楊佳引抗議 新華社遮蓋高院核准書日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