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譴責世人冷漠

人氣 56
標籤:

【大紀元1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岳芸編譯綜合報導)我永遠不會忘掉那一天晚上,在集中營的第一晚,把我的生命轉向漫長的夜晚,七次的遭難、七次的印記。我永遠不會忘掉那煙幕,我永遠不會忘掉孩童們的小小臉蛋,他們的身軀轉變成為一圈圈的煙飄向靜寂的藍天。我永遠不會忘掉那夜晚的靜默,使我喪失求生的欲望。我永遠不會忘掉拋棄我的神與靈魂的那些片刻,使我的願望化為塵土。我永遠都不會忘掉這些事情。

今天正值聯合國通過《世界人權宣言》60週年紀念日,大紀元記者從美國大屠殺紀念館(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翻譯上述內容,這是出自埃利‧威瑟爾(Elie Wiesel,1928~)的《夜》(Night, New York: Bantam, 1982)一書第32頁。

據美國大屠殺紀念館的介紹,威瑟爾和家人遭納粹驅逐到奧斯維辛(Auschwitz)集中營,那年他15歲,他的母親與妹妹在那兒死去,兩位姐姐倖存下來。他和父親後來被轉到布痕瓦爾德(Buchenwald)集中營,他父親在那兒死去。

二戰後,威瑟爾在巴黎求學、當記者,最初對於集中營的親身經歷保持沈默,後來在一次跟法國作家的訪談,他才被說服不再沈默,隨後出版《夜》一書,描述他在納粹德國大屠殺時的第一手經歷。


威瑟爾在2003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演講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999年克林頓總統當政,這位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在白宮發表一場著名的演講〈冷漠的危險〉(The Perils of Indifference)。大紀元摘譯一些片段:他回顧54年前在集中營獲救之後,心中並沒有感到快樂,他想永遠不要再發生這種慘絕人寰的悲劇。他說即使將來到了老態龍鐘的年紀,仍會感謝當時營救他的美國軍隊目睹集中營慘狀時,臉上所流露的憤怒與同情。

「在迎向千禧年之際,揮別20世紀,這個充斥著暴戾、冷漠的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無數的內戰、一連串的暗殺(甘地、甘迺迪、馬丁路德)……」演講中說道。

威瑟爾在〈冷漠的危險〉也指出:「因為冷漠而導致人們受到苦難,那是人類的可恥;冷漠,比憤怒、憎恨還危險。冷漠是在拒絕人性,在背叛自己;冷漠不僅僅是罪惡,也是懲罰。」

在他的多項控訴中,也提及為了利益而棄之人權不顧,像是美國一些很大的企業持續跟納粹德國做生意到1942年,德意志國防軍從美國獲得石油供應,於是得以入侵法國。威瑟爾問道:「他們的冷漠,該做何解釋?」

作家蘇曉康說,差不多在同一時期,這類悲劇從中東版本複製成中國版本,猶太人換成「法輪功」修煉者,人肉炸彈換成中國警察,全世界的看客換成中國看客,政府嗜血式地鎮壓修煉者們,其瘋狂隨著民眾的冷漠程度而升級,演出權力無限氾濫的一幕。他認為威瑟爾在這篇演講對於冷漠,說得透澈卻是欲哭無淚。

六百萬猶太人在二戰被殺害,半個世紀過後,猶太人還在追,作家韓秀在一次大紀元專訪中表示,為什麼強調這件事情?因為這是一種不願歷史重演的責任?共產黨在這五十年裡殺了多少人?哪是六百萬?六千萬也不止!文革死多少人?三年饑荒死多少人?死的人數都大到不能再大,然後就沒事一樣。

韓秀還說:「五十年來猶太人繼續追納粹的餘孽,那真是追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你繩之以法,這種精神與態度是中國人需要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世界人權日話人權鬥士(二)馬丁路德金恩
台民主基金會:奧運讓中國人權更加惡化
2008奧運年 中國人權更惡化
中國人權陰影不去 帕市議會再受「青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