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原物料飆漲 台食品業上肥下瘦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十日電)食品產業有上下游之分,由於涉及民生物資,終端產品調漲時所遇到的阻力通常比上游原料來的大,因此,在原物料飆漲不停的年代,業者成本轉嫁力從上游到下游呈現逐步遞減的狀況,導致「上肥」、「下瘦」的現象愈來愈明顯。

大宗物資業者表示,國際穀物價格若以穩健的趨勢逐步攀升,對廠商整體營運是最有利的,就像去年一路上揚的走勢,幾乎個個廠商都「賺飽飽」,上游大宗物資業者樂開懷。

下游業者雖然獲利成長沒有上游廠來的大,但在物價漲升初期也享受了售價調升所帶來的差額利潤,獲利跟著水漲船高。

食品業大致可分為上游的大宗物資及下游的綜合食品製造銷售二大區塊,當然在多年努力後,有不少企業擁有從上游至下游一貫化的生產、製造銷售,不過在比重上仍有輕重不同。

就上市公司大致分類,大成長城、卜蜂、大統益、福壽、台榮、興泰、聯華等都屬上游,主要著重在飼料、電宰及油品製造。

統一、味全、味王、大飲、愛之味、泰山、福懋油、佳格、聯華食、天仁、黑松、宏亞及南僑等,屬於下游的綜合食品銷售。

從去年財報數字表現大致可看出上肥下瘦的影子,大成EPS估2.5元至3元,卜蜂單就台灣市場每股就賺進約1.5元,獲利創下歷年新高,也是成長率最高公司。大統益為台灣最大食用油製造廠,預估去年每股獲利在2.5-3元間。福壽去年也有不小的獲利成長。

普遍看來,上游廠商去年都有不錯的獲利表現,至於下游廠商,統一較特別,有部份為大宗物資業,加上有處分業外轉投利益認列及統一中國IPO大筆承銷利益入帳,去年繳出相當亮麗成績,法人預估有挑戰4元的實力。

天仁則在台灣闖出名號,獲利算是穩健,不過除非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否則要見到大幅成長不容易。黑松主要獲利來自微風廣場的租金收入。

其他包括味全、味王、大飲、愛之味、泰山、聯華食、南僑等飲料或綜合食品廠商,去年每股獲利都在1元以下。

新興市場、替代能源、氣候變遷三大熱潮匯流,同步推升農金趨勢,除了人口快速擴張,新興國家崛起、替代性能源興起,以及全球氣候變遷等趨勢,也讓糧食供需失衡的情勢越演越烈,同時帶動農金投資行情發燒,儼然成為2008年最熱門的投資標的。

聯合國預估至2050年,全球每年新增高達8000萬人次的糧食需求,相當於要增加236個台灣大小的耕地面積,才能餵飽全球每年的新增人口。

市場普遍看多原物料行情,面臨經濟成長趨緩、消費力減弱,成本節節高升等夾擊,看來不止消費者痛苦指數高升,不少業者都感受到經營的挑戰性愈來愈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