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討論東海油氣田未能達成協議

【大紀元2月2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東方2008年2月24日華盛頓報導)中國和日本的外交官在北京舉行對話,雙方集中討論了東海油氣田開發問題。美聯社報導說,中國希望能夠在胡錦濤4月份訪問日本之前就這個問題達成一項基本協議,但目前旅居美國的日本問題專家認為,中日雙方領導人在領海主權問題上都不敢掉以輕心,考慮到本國國民的民族主義情緒,雙方都不願作出太多的讓步。

日本共同社報導說,日本外務事務次官藪中三十二星期六在北京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毅進行了副部長級“戰略對話”。雙方集中討論了東海油氣田開發問題,但未能達成協議。

*中方盼胡錦濤訪日前有突破*

美聯社報導說,中國方面熱切希望中日雙方能夠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計劃在4月訪日前就聯合開髮油氣田問題找到突破口,從而可以作為胡錦濤訪日的重大成果。

但美國威爾遜中心研究員,前倫敦經濟研究所東亞問題專家亞胡達教授對美國之音表示,由於這個問題牽涉中日水域的劃分,兩國元首都要考慮本國的民族主義問題。

亞胡達教授表示:“雖然雙方都表示希望達成某種協議,但是,從技術層面上考慮,雙方有很多分歧,而且開髮油氣田還牽涉到海域的劃分以及一些海島的主權問題。顯而易見的是,中國國民在這個問題上的民族主義情緒是非常強烈的。而日本目前的政府相對比較軟弱,如果日本政府同意中國方面的條件,對日本政府來說,也有一個如何向本國國民交待的問題。“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說,日本外務省官員在會後向記者表示,“問題進展總會有起伏。雙方都希望在胡錦濤主席訪日前解決問題,不過也不代表可以接受任何條件”,顯示出磋商進展存在難度。

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藪中在北京還與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舉行了會談。楊潔篪預定在3月訪問日本,為胡錦濤的訪日打前站。

*中線原則大陸架原則各有所本*

中國和日本就東海油氣田問題至少舉行了十二次會談,但雙方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主要分歧在於日本認為中日的專屬經濟區應按照中間線原則,以中日海岸的中間線進行劃分。而中國主張應該按照大陸架自然延伸原則,因為東海大陸架是中國大陸水下的自然延伸。

亞胡大教授表示,問題的複雜性在於中日雙方的立場都可以從國際法的有關條款中得到支持。

“問題在於國際法可以被中日雙方用來支持自己的立場。一方面,相關國際法主張如果國家之間對分享海域的主權存在分歧,那麼就可以從海域中間劃一條中線。英國和挪威以及其他國家在北海的海域主權爭端就是採取這一原則解決的。但是,國際法同時也支持大陸架的延伸原則。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海域就是以這一原則劃分的。因此中國和日本之間關於領海劃分的分歧很難解決。” 

胡錦濤計劃四月份對日本的訪問是中日關係史的一件大事。中國和日本之間曾經達成過三份政治文件,分別是1972年的《日中聯合聲明》、1978年的《日中和平友好條約》以及1998年的《日中聯合宣言》。

*雙方要價*

日本媒體報導說,中方希望這次胡錦濤訪問日本的時候,能夠和日方達成新的共同文件,這也是十年來中日之間的一份新的政治文件,標誌著胡錦濤訪問日本的一項重大成果。而日方則趁機主張把東海油氣田問題的解決作為簽署共同文件的前提條件。

此外,據中國官方的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說,日本政府在籌備胡錦濤主席4月份訪日將發表的日中政治文件時,準備要求中國把支持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內容寫入共同文件當中。中國則謀求日本方面能夠明確表示反對台灣獨立。日方目前的立場是希望用和以往相同的語言表現形式,即對台獨“表示不支持”並“遵守《日中聯合聲明》”。

有關專家指出,楊潔篪3月份訪問日本,為胡錦濤訪日作準備,他能否在東海油氣田的開發問題上以及謀求日本政府明確表示反對台灣獨立的問題上和日本政府方面進行成功的協調,是這位中國外長面臨的一個艱鉅的外交任務。

相關新聞
日不滿中國東海油氣田未投產解釋
中國日本商討東海氣田開發問題
中日恐因東海油氣田開發再起爭執
日中協商共同開發東海油氣田  未突破僵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