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調降大宗物資營業稅平抑物價 治標不治本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二十九日電)漲!漲!漲!從去年迄今,物價上漲壓力讓民眾大喊吃不消,政府祭出調降進口大宗物資營業稅方案。學者認為,這可安定民心,但只能短期緩和物價,非長久之計。也有學者指出,因為民眾薪水沒有成長,降營業稅對於解決物價問題是「微不足道」,擋不住其他運輸成本提升的壓力。

從去年起開始,物價蠢蠢欲動,自明天起,又有另外一波漲價風,荷包不漲,物價頻漲,大多數民眾大喊吃不消。

為因應經濟特殊情況,調節物資供應,立法院院會今天將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增訂第九條之一條文草案逕付二讀。

草案內容為,為因應經濟特殊情況,調節物資供應,對進口小麥、大麥、玉米或黃豆應徵營業稅,得由行政院機動調整。

財政部官員指出,如三讀通過後,財政部將會銜經濟部與農委會,報行政院核定,調整大麥、玉米、小麥、大豆等營業稅降為0%,建議調整期間為1年。

官員補充,如調降這四項大宗物資的營業稅率為0%,調整期間1年,估計稅收損失為新台幣29億元。

對於政府採取「減稅」抑制物價,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孫克難認為,減稅是暫時性的,短期內緩和物價;如果供給面沒有改變,從長期來看,不是長久之計。

不過,孫克難指出,雖然調降大宗物資營業稅非長久之計,但政府也不得不去做,政府扮演的角色,至少可以安定民心。

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稅系副教授黃耀輝則認為,對於抑制物價,將營業稅從5%降到0%,是「微不足道」、「沒有用」。

他指出,為何大家會對於物價上漲感受特別深,因為薪資沒有成長。

另外,他認為,解決物價問題應該是讓物價慢慢反映,但先前政府抑制物價,讓油價凍漲,現在一下子「擋不住」了,對民眾衝擊也會變大。

油價、大宗物資上漲,導致物價飛漲,輸入型通膨非台灣獨有。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官員指出,「這是全球皆然,台灣當然無法自外」,且短期內國際行情不可能大幅下跌,可能還會再維持一段時間。

在這波「輸入型通膨」到來,不管是減稅或其他方式,雖然短期見效,但政府還是必須採取相關措施,至少也可安定民心。在大部分民眾薪水不漲情況下,面對通膨的來臨,恐怕也只能「勒緊褲帶」,渡過難關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