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圍爐湯品不能少 奢簡由人 養生為上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六日電)年節圍爐團圓飯上要是少了湯品,這桌菜可就遜了!湯品總是用圓圓胖胖的砂鍋、大湯碗、火鍋盛裝,掀開蓋子熱汽上衝的一剎那,拌隨著「哇!」一聲,更是家人團圓氣氛的極致昇華,菜少沒關係,湯品不能省,奢簡由人,變化多端,不講油膩,養生為上,健康第一。

很多人從小就愛喝湯,總認為湯是家的溫度,也是一桌子菜的靈魂,有了湯就能美化與裝扮一桌普通的菜;事實上,湯品可以簡單、可以繁雜,隨人變化,但在養生原則下,還是儘量少油少鹽,以原味為主的湯品最符合現代人健康觀念。

幾款簡單的湯品,有來自五代製造麻油世家所堅持的麻油雞做法,也有營養師教大家的低熱量湯品,亦有用電鍋燉煮而有模有樣又簡單不費事的湯,年節放輕鬆,用好心情做一鍋好湯,那桌菜必定是完美無比。

來自雲林北港、家中五代從事麻油製做的元福麻油廠負責人陳威任,少不了首推用自家麻油做的麻油雞湯,但其推荐的是要讓大家享受麻油香味,卻又不上火的麻油雞湯。

陳威任說,要燉一鍋吃完不上火的麻油雞湯,最重要的是切忌猛火燒麻油、爆薑片,反而是文火燒麻油將薑片炒到香即可;備妥一隻四斤的土雞 (剁成兩公分大的雞塊)、黑麻油三大匙、老薑一大塊切片、清水二公升、米酒一公升。

一旁先燒滾兩公升的開水,再倒入一公升的米酒,另外同時用冷鍋放入麻油和薑片,再開文火慢炒薑片,待香味四溢時,把雞塊倒入同炒,雞肉變色後,將燒滾的酒水倒入鍋中,開猛火燒滾轉成中火燒到雞肉八分半熟時關火,燜30分鐘便是美味的麻油雞湯。

陳威任說,也可以不炒薑片,待最後關火燜煮時再將薑片倒入湯中。這種不上火的麻油雞湯做法和古法最大不同在於,古法用猛火熱鍋燒麻油,再爆炒薑片,不但溫度早就超過攝氏180度,而且薑片也爆到快乾扁,雖然雞湯很香,但很容易燥熱上火。

他還提供一道可以消化家中吃不完白斬雞或啤酒來做湯的食譜,首先去中葯店買通天草150公克、紅棗30粒,然後將通天草洗淨,加入紅棗、水、雞肉、啤酒,放入電鍋中燉煮即成,上桌前調味即成。

陳威任自己還試了兩種配方的藥膳排骨湯,做法也非常簡單,第一種是用山藥10公克、人蔘8片、茯苓 10公克、遠志(去心) 10公克、排骨一斤、米酒一湯匙、水 6碗;作法是將茯苓、遠志、人蔘、山藥、排骨加水,放入電鍋內燉煮30分鐘左右,最後加入米酒,自行調味即可。

另一種配方的藥燉排骨湯是熟地 3錢、當歸錢、黃耆3錢、枸杞 3錢、川芎1錢、排骨;作法是先燒滾一鍋水汆燙排骨,撈起沖淨,鍋中放入所有藥材,盛入排骨,加入八碗水以大火煮開,轉小火慢燉40分鐘即可。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林郁茹也提供即使連高血壓和糖尿病人都能任意喝的「養生火鍋」。

養生火鍋基本上用蔬菜熬湯底,材料包括枸杞 20公克、大白菜一顆、紅蘿蔔1條、白蘿蔔 1條、雞胸肉片半斤、豆腐兩塊、玉米半斤、蒟蒻 1盒、 鮮香菇半斤、金針菇半斤, 只要將湯底材料熬煮成高湯,隨後就自由選擇喜愛的火鍋食材川燙即可 ,不但熱量低,還能大口享受台灣當季蔬菜, 若要用沾料,頂多用一點醬油、醋、香菜、蔥花即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