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林清麗:反菸應提高菸稅警示嚇阻三管齊下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八日電)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組主任林清麗今天指出,比較全球菸害防制標準,台灣雖然及格,但卻原地踏步,還可以做得更好,特別是在提高菸稅、增加警示圖文面積及嚇阻性、以及建立完全無菸環境三層面。

世界衛生組織(WHO)昨天在紐約發表一份全球一百七十多個會員國菸草使用情況及菸害防制政策的報告,提出六項減低菸害的具體做法,並指出提高菸稅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台灣雖非WHO會員國,也不是國際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的締約國,林清麗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指出,台灣仍可以此報告為借鏡,在菸害防制上與國際接軌。事實上,台灣衛生機構最近擬議提高菸草健康捐,提高香菸價格,已接近國際趨勢與WHO的建議。未來如何落實及提高菸稅,將是台灣菸害防制的指標。

董氏基金會提供的資料顯示,台灣每年約有兩萬人死於菸害,總吸菸人口將近五百萬。經過許多民間團體的努力,台灣的菸害防制法修正案在去年七月間通過,並將在二零零九年初開始實行。

WHO的報告提到,菸價提高百分之十,菸品消耗量就能減少百分之四到八。

林清麗說,以價制量是減低菸害最有效的方法,歐盟各國的菸稅一般都在百分之六十到七十間,台灣卻仍只有百分之五十,在生活水平較高的國家中,台灣的菸是最便宜的。雖然年前衛生署曾表示將提高菸品健康捐至四十五元,但林清麗表示,真正應該提高的是菸稅本身。

她並補充,台灣目前菸品上的警示圖文面積僅佔百分之三十五,為世界最低,且內容不痛不癢,無法達到警示目的。

她舉例說,加拿大自二零零一年起實施大面積警示圖文規定後,加上無菸環境的落實,青少年吸菸率已降低百分之十一,而台灣自二零零零年起至今,菸品銷售從二十億包增加到二十一億包,不減反增。目前民間團體希望透過修法使警示圖文面積達到百分之六十。

無菸環境也是台灣可以努力的目標。在這一方面,林清麗認為,香港從二零零六年底立法通過到二零零七年實施,短短一個多月就能落實,歐洲許多國家更是一步到位,台灣應該學習。

根據二零零九年將實施的修正案,禁止吸菸的場所增加了,但仍允許某些公共場合(例如餐廳)設置吸菸室。

林清麗說,「台灣在菸害防制上曾是模範生,但這幾年世界各國急起直追,政府修法應避免裹足不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