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萧:三策略 挽救经济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田世昊整理)

萧万长:

我是台湾经济老兵萧万长。过去八年,台湾人民失去愿景、经济失去活力、政治失去诚信、社会失去宽容,台湾在上世纪末,大家骄傲建立的民主政治,在八年的挑战后,让人民感到忧心。

站出来 为找回台湾资产

台湾在过去八年,失去很多珍贵的资产,马英九与萧万长站出来,就是要找回台湾的珍贵资产;我们出来不是喊口号,我们有具体政策,希望用我们的具体政策与行动,找回台湾人民未来的希望与信心,我在政府机关服务近四十年,对台湾经济有很深的参与,也有很大的关心。

纵使两千年政党轮替,我从政院退下后,仍关心台湾土地与经济,因此二○○一年,民进党执政时,台湾经济面临严重衰退,经济成长率负二.一八,这是空前的,我当时很忧心,就接受民进党邀请参加经发会,也担任陈总统要我出任的经济顾问小组召集人,后来也感谢苏院长,好意要我参加经续会,因为我认为经济关系台湾民生,关系我们的肚子与饭碗,为了人民生活,应该要超党派,所以义不容辞。

二○○三年后,台湾经济慢慢好转,但我关心的不只是经济短期变好,而是台湾长期的经济,应该要如何做才会好起来,这才重要。当时我有许多建议,包括台湾经济应该要有国际视野,才能让台湾走出去,全球布局与两岸经贸应该要如何定位。

我知道民进党内也有忧心之士,了解国际情势的演变,知道台湾需要采取开放的政策,我知道苏院长也很有心,要这样做,但在党内受到很大的批判,所以无法做。

拼经济 超越党派做奉献

为何八年来民进党让台湾经济变成如此低迷、停滞、下滑?就是因为锁国的心态与政策,因为极端的意识形态。什么叫锁国?就是要走出去而不敢走出去,外面有钱赚时,不知道去赚,这就是台湾今天经济的困境。大家都爱台湾,但爱台湾要用行动不是口号,台湾的力量是来自经济,台湾经济要利用外面的资源来壮大自己,台湾人有能力去外面赚钱,就要赶快鼓励,这是我过去一直主张的。

二○○三到二○○七年是世界经济难得较长期的繁荣期,全亚洲国家经济成长率都非常好,只有台湾困在这里,这就是因我们没新的思维,不了解国际经济情势。

但现在台湾又面对新局势,好时机差不多只到二○○七年,二○○八年开始,石油等重要物资价格高涨,美国因次级房贷问题,经济开始衰退,中国有宏观调控,对传统产业也不鼓励,台湾经济面临新挑战。此时台湾经济应该如何?这需要新思维,这也是我们提出的三个策略。

第一是“爱台十二建设”。爱台十二建设目的是扩大内需,因为世界经济局势开始衰退,所以市场不能只寄望外面或中国,要投资建立好自己的基础,将来景气好转时,机会才会大。

十二项建设在八年内需要四兆元,但财源没问题,谢长廷先生怀疑钱从哪里来?其实他做过行政院长,他知道,民进党政府每年公共投资预算平均也有四千多亿元,因此每年要三千多亿元不只没问题,还有剩,而且若经济好转,税收还会增加,因此不会有排挤效果,也不必举债,何况其中三分之一是民间投资,将来民间投资还可能更多,所以财源没问题。

我必须说爱台十二建设的重要性,是能带动每年十二万人的就业机会,投资越多,经济就越好,大家所得越多,消费也会越多,台湾景气就会变好,这是台湾经济在新情势下,必须采取的新策略。

过去台湾面临第一次、第二次国际能源危机时,采取十大建设所带来的效果,现在大家还在说,这才是台湾需要的。第二项是产业改造。产业为何要改造?台湾产业很完整,从农业、制造业到服务业,亚洲四小龙除南韩外,都无法跟我们比,但台湾产业不能再做过去劳力密集的加工产业,必须提高附加价值,这要靠创新,这是未来的策略。创新包括人才培养、研发、设计、行销通路与品牌塑造,这将来都要政府利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手段来鼓励,不是像过去以产业别,未来要以功能别来鼓励。产业创新后,台湾产业就可提升,就可脱胎换骨,就能永续经营,就会出现蓝海策略。

要松绑 以壮大经济实力

第三是开放松绑。以台湾四百多年历史来看,只要台湾与外界连结开放时,外面活水进来,台湾经济自然就会好起来,这是开放的好处。开放松绑,外面的资金、人才、管理、技术,就能由外面进来,与外面有交流时,台湾经济实力自然会越大。要开放,不能只有隔壁的中国不开放,当然中国与我们有特殊关系,有安全考虑,这我们都了解,但其中的经济利益对我们是好的,应该采取较开放的政策。

高兴的是,选举到了,民进党政府对过去的管制也开始松绑,但如果早点做,台湾一定不会变成这样,这很可惜。

我们策略是希望达成“六三三”目标,就是经济成长率每年六%以上、国民平均所得八年后达到美金三万、失业率降至三%以下。达到六三三,大家生活会轻松。

经济目前很重要的还有贫富悬殊问题。在世界物价波动中,台湾如何针对此问题,让中低收入者有保障,这也是我们为何要提出租税政策,劳动所得的减税补贴措施,让中低收入者的劳动所得不够生活所需时,予以补贴,这对弱势者很需要。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