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經濟不平等為動亂原因之一

人氣 15
標籤:

【大紀元3月2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楊明2008年3月25日華盛頓報導)西藏地區的抗議示威和暴力衝突從開始到現在已經10多天了。根據西藏流亡政府的報告,死亡人數已經達到130人。一些觀察人士認為,這次西藏動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經濟不平等,尤其是在西藏經濟發展中藏人分享不到應有的果實,藏人和漢人之間的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這種情況也使外國投資者對這個地區望而卻步。

中國官方媒體說,自從西藏爆發動亂以來,當地的旅遊業已經基本上陷入癱瘓狀態,商業活動受到嚴重破壞和干擾,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5億元人民幣。

西藏地處中國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人口以藏族牧民為主。在這個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的邊遠少數民族地區,人口中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比率僅佔15%,遠低於中國其它地區60%的水平。藏人的文盲率超過40%。

*廣大藏人並未受益*

中國當局近年加大了對西藏經濟發展的力度,西藏過去5年經濟年增長率超過12%。但是,批評人士認為,在西藏經濟發展中受益的並非是廣大的藏人,而是大量湧入拉薩等西藏大城市的漢人。

位於華盛頓的國際聲援西藏運動主席約翰.阿克利告訴美國之音:“我認為,藏人不滿的是居住在拉薩的漢人生活水平的增長比藏人要快得多。工作都被漢人搶走,他們沒有經商經驗,沒有關係和後門,沒有甚麼文化,無法跟漢人競爭。他們在自己的家鄉被邊緣化,因此才如此地忿忿不平。”

2006年7月,投資人民幣330多億元、耗時數年的青藏鐵路通車。中國當局希望這個貫通“世界屋脊”的鐵路線能將西藏對外聯繫和經濟發展推向一個新階段。

不過,國際聲援西藏運動主席阿克利認為,青藏鐵路給當地藏人帶來的是物價上漲,工作機會減少,當局所做的讓藏人受益的承諾並沒有兌現。

他說:“我覺得這次抗議示威是對青藏鐵路的一次全民公決。藏人現在認識到青藏鐵路帶給他們的負面影響遠遠大於好的方面。” 

*外國投資忽視藏人*

據報導,在這次拉薩等地的動亂中,受到衝擊的都是漢人開設的店舖和公司,外國人經營和管理的餐廳和酒店毫髮無損。

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說,中國雖然每年吸引大量的外國直接投資,但外國直接投資所帶來的效益在中國各地卻非常不均衡。2007年,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為820億美元,但西藏去年獲得的19個外國直接投資項目總額才2500萬美元。 

西藏拉薩等地區最近發生的大規模抗議活動使本來已經微不足道的進入西藏的外國直接投資可能會進一步減少。一些外國投資者擔心被貼上“支持”中國軍隊對藏人鎮壓的標籤,暗示將重新評估他們在西藏的投資方案,也有一些投資者拒絕在這個敏感時刻討論他們的投資項目。百勝全球餐飲集團表示,暫時不會在西藏開設KFC分店。

國際聲援西藏運動主席阿克利表示,在西藏發生動亂後,外國投資者謹言慎行實屬正常,當然,如果影響到讓藏人受益的投資項目則不是藏人的本意。

不過他強調,目前在西藏的外國直接投資似乎忽視了當地藏人,主要集中在漢人較多的城市,受益的也是漢人。他說,目前對西藏礦產資源的開採並沒有讓藏人、藏族自治州、自治縣獲益。

他說:“當然藏人歡迎能讓他們、同時也讓漢人受益的投資,藏人並不想獨吞投資的利益,只是希望能共同分享投資的經濟利益。”

*當局忽視藏人文化*

然而,《當代中國研究》主編程曉農博士並不認為西藏騷亂經濟層面的原因是藏人生活水平比漢人低,在經濟發展中得不到應得的利益。他說,中國政府制定的西藏經濟發展政策是希望把西藏社會變得跟漢人社會一樣,即注重經濟利益,看重外資,以發展經濟為第一要素,經濟增長率越高越好等等。

但是,程曉農強調,中國政府對西藏單純經濟發展導向的政策誤導了中國當局本身的政策制定,認為只要給西藏經濟支持越多,藏人就會越滿意,但情況恰恰相反。

程曉農說:“我覺得這裡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藏人需要的很多東西,比如對藏人文化及其文化傳統的尊重,恰恰是中國政府忽視的一個基本東西。對中國政府而言,可能真正需要考慮的是到底西藏民眾想要甚麼,給西藏的經濟支持如果用它交換西藏人在文化宗教傳統上那種生活方式–換句話說在生活方式上完全漢化–這種想法的本身就是現在西藏矛盾的根源。”

程曉農認為,中國政府幫助西藏經濟發展不應完全由漢人主導,不要用全國的統一政策去指導西藏的經濟活動。此外,他指出,中央撥款修復喇嘛廟、培養更多的佛教僧侶可能會有助於西藏民眾對中央政策的理解。他說,中國政府對西藏政策的大漢人主義使西藏這個所謂的自治區並不具備自治的要素,從而加劇了藏漢對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血腥是中共暴政加速滅亡的標誌
國際反對中共聲援西藏呼聲仍在繼續
賴斯促中國重新考慮對西藏的政策
白宮及國際間「嚴重關注」西藏局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