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專家:台灣交易所應定位為亞洲納斯達克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錢怡台北三十一日電)台灣證券交易所今天舉辦「全球交易所發展趨勢」 (Global Trends inExchanges)專題演講餐會,邀請麥肯錫慕尼黑分公司董事Philipp Harle進行專題演講,Philipp Harle表示,台灣的機會應該是在這二、三年來清楚定位,成為亞洲納斯達克 (Nasdaq),並且與其他國家交易所合作結盟,成為歐美交易所的亞洲策略夥伴。

這次演講餐會由證交所董事長吳榮義主持,演講餐會共有財經政府官員、學術界人士、證券週邊單位首長、外僑商會人員及各證券商負責人等超過160人參加。

吳榮義致詞時說明交易所整合已為國際趨勢,國內目前已獲行政院政策支持,推動台灣證券暨期貨週邊單位四合一,預計未來將成立台灣交易所控股公司,並規劃上市與積極對外策略聯盟。

Philipp Harle在演講中指出,全球交易所2001年到2006年的蓬勃發展,獲利率由18%成長至39%,投資回報率 (ROIC)平均為24%、2006年營運利潤率為39%,獲利率的成長主要源自於成交量的增加。

Philipp Harle表示,全球交易所榮景目前面臨市場進入門檻的自由化、後台作業平台的整合、先進科技運用及新競爭者加入等4大因素所帶來挑戰,未來亞洲交易所仍被看好將持續成長,預估仍應處於良好及穩定的局面,美國交易所則可能面臨市場萎縮且競爭激烈的寒冬,歐洲交易所未來的發展則較不明確。

Philipp Harle就交易所未來的發展策略表示,交易所應藉由提升作業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接軌國際市場,建立以服務為導向的市場,並與客戶共享交易量成長所帶來的效益。

Philipp Harle表示,交易所應思考在提供交易平台的本業外,透過改善技術、量身訂製產品內容,來推動新的交易型態,並掌握結算保管等後台作業平台,進行垂直整併。

此外,在整併及全球策略聯盟方面,PhilippHarle表示,全球交易所整合自2000年陸續展開,歐美交易所間的整合到目前可分為紐約泛歐證交所(NYSE/Euronext)、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 CBOT集團、德意志交易所 (Deutsche Borse Group/Eurex/ISE)、納斯達克Nasdaq/OMX等4大集團,透過合併與結盟實現規模效益、使證券與衍生性商品市場相互結合,全球性競爭作準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