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中華「插花藝術」再次復興

人氣 84
標籤:

【大紀元3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洛杉磯報導)今年2月代表台灣來洛杉磯參加流芳園開幕式,將優美傳統中國插花藝術展現於主流的「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團長黃昭美及副團長李麗淑表示,中國插花已有1500年的歷史,大致是源自魏晉南北朝時佛教的「供花」;此後,歷經隋、唐、明、清各朝代,逐漸的普及於各種生活層面,而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一門專門,並有健全的藝術類型,可惜這項藝術的發展到了清代因為國勢不振而逐漸遺失。

1983年中華婦女蘭藝社因有感於我國古典插花之光榮歷史,有積極發揚光大之必要,便結合同好潛心研究,第二年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古典插花藝術展」是為唐宋以來,首次舉辦有系統之純中國古典插花之介紹,展開了中華花藝復興的序幕。

此項展覽分為兩大部份,其一為自南北朝隋唐以迄清代,中國插花藝術演進之文獻及大型圖版資料;其二為中華婦女蘭藝社就歷代最足以代表古代插花範式所作之復原作品,更著重中華插花藝術精神層面的探討,引起眾人的關注,1986年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成立,配合蘭藝社的宗旨,20多年來將中華花藝文化大放光彩,名聞海內外。

李麗淑說明,當初插花被用在節慶與宗教的供花上,其他方面不論是宮廷擺飾或文人鑑賞力的表現,都巧妙地運用了花藝之美,促使藝術風氣發展為之大盛,人們甚且把農曆2月15日訂為「花朝」(百花生日)而大肆慶祝,這個日子就成了國家第二個重要的節日了。

到了唐宋時代,這種修養與「焚香」、「點茶」、「掛書」同稱四藝,成了當時人們最普遍、最基本的生活素養,至明代形成一門專門且健全完美的藝術類型,並有完整體系的花道著作問世。袁宏道的「瓶史」、張謙的「瓶花譜」均屬之,影響日韓甚深。可惜清末以迄民初,戰亂頻仍,民生疾苦,插花藝術因而日趨沒落。

以中國花藝之精神而分理念花、寫景花、心象花及造型花,各式不同講究的花器,各有千秋及個性,拿捏及施展空間大,依其比例運用各種花材,表達作者內心意象並依環境的不同,場面的應用等而選擇不同花器做花藝表現。

花器的形式分為:古董(典)花器、傳統花器、現代花器、應用花器、創作花器五個主題。瓶、盤、缸、碗、筒、籃都可應用, 透過花器的多樣性及豐富特質注入新生命,給予豐富的藝術生活及生活趣味。

中國花藝著重意境、形式及色彩;日本插花則以形式第一,色彩次之;西方以色彩為先,退而求形式及意境,中國花藝講求陰陽平衡,天人合一,以文化為底,追求方向以易經為宗,摻和性靈精神、結合植物特性、表彰花木之第二生命,其藝術型態之形成彰顯民族仁民愛物之思想,黃昭美及李麗淑表示,小至怡情養性的賞心小品,大至鬼斧神工的新生命之營造,中國花藝均有「成教化,助人倫」的崇高意義與效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插花療法  精神病友安定身心
中華插花藝術展「瑞穗飄香」開幕
駐亞市處長吳榮泉向國際婦女介紹台灣文化
好吃山蘇成保養品 還能做為插花素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