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大選電視辯論 馬謝火花四射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9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由公共電視、中央通訊社、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共同主辦的第二場「2008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昨天下午在公視舉行。四報一社媒體代表,分不同領域提出10個問題,要馬、謝兩位候選人回答,接著是最重要的候選人相互詰問。

公共電視、中央通訊社、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共同主辦的第二場「2008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昨天下午在公視舉行。四報一社媒體代表,分不同領域提出10個問題,要馬、謝兩位候選人回答,接著是最重要的候選人相互詰問。

不同於「公民提問」讓辯論焦點分散在較為技術性、行政性的細節,或因電視政見會時間有限,只能就政策作蜻蜓點水、天馬行空式的陳述,媒體代表提問和候選人交互詰問,激出不少火花。

媒體提問集中政治議題

媒體代表提問集中在憲政、兩岸、國防、外交等議題上,馬英九強調會作「行憲守憲」的總統,謝長廷表示他會「節制權力」,尊重立法院多數;謝長廷認為「正名制憲」可以作為和對岸談判的籌碼,馬英九則認為國統會和國統綱領未來是否恢復,可以交付公決。

馬英九認為行憲比修憲重要,現行體制應該運作兩年再檢討,他會作「行憲守憲」的總統;謝長廷說他會節制權力,釐清總統職權,尊重立院多數。

談到兩岸問題,謝長廷以中國缺乏強者的妥協,「正名制憲」是談判籌碼,馬英九則以入聯已經給台灣帶來災難,謝長廷不比陳水扁更能幹,所以他的主張相互矛盾。

馬英九主張提供企業良好的運作環境,企業是否「西進」由企業自己決定,謝長廷則批評馬英九的主張是「一切靠中國」,他主張透過改革租稅,讓台灣變成「溫暖的家」。

兩岸攻防:謝:正名制憲是談判籌碼 馬:和平協商先要撤除飛彈

馬英九強調他反對無條件和大陸談判,也強調不撤飛彈就不會展開和平協商,他不反對援外,但援助不能進入政治人物的口袋,並強調大陸政策是外交政策的「上位政策」;謝長廷認為完全「去中國化」是不可能的,不過他沒有對杜正勝的評價作回應。

對國統綱領問題,馬英九主張「付諸公決」,『這個問題就跟我剛剛講的『大中至正』」問題一樣,他基本上是個公共政策,是個兩岸政策的問題,當然是可以討論的,所以我們應該把這個事情付諸公決,看大家的意見覺得需不需要這樣的組織來推動兩岸事務!」

自我反省:謝:聯絡公民團體 馬:多傾聽人民聲音

有人問兩人是否還有需要反省的地方,謝長廷認為民進黨執政後和公民社會脫節,較缺乏理想性,他上任後一定要連結公民團體;但執政政策難以推動也是因為執政黨在立法院居於少數;馬英九則指出,他以往傾聽人民的聲音還不夠,當選後也要繼續多多造訪各地,了解民眾需要。不過,兩人面對這個問題都轉移到政策面,而沒有真正反省提問人要求對自我人格的反省。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