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扁馬交鋒92共識 凸顯未來兩岸政策變數多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一日電)總統陳水扁與總統當選人馬英九今天在台北賓館會面,雙方再度為「九二共識」存在與否與意涵等內容交鋒。台灣社會日趨民主化,內部對兩岸談判時的關係定位勢必以放大鏡檢視,如果沒有明確的兩岸定位宣示與因應,僅憑「不統不獨不武」,未來馬政府的兩岸政策恐面臨諸多變數。

2006年四月三日,甫以新任國民黨主席身分完成訪美之行的馬英九與陳總統會面,當時雙方就為九二共識迭有爭議,事隔兩年,兩人身分轉變為即將卸任元首與總統當選人,再次會面儼然成為「九二共識」之爭二部曲,也壓縮了政權移交、當前社會重要待解問題如物價議題等的討論空間。

關於九二共識,陳總統提出存在與否、具體內涵以及未來變化等不確定性,馬英九著重於事實存在、擱置爭議開啟復談,這兩個爭點其實就是台灣內部正反意見的縮影,問題的本質是台灣人民對兩岸定位問題的疑慮,歷經藍綠多年爭執,民眾對九二共識的認知早已模糊不清。

馬蕭的兩岸政策要兌現,包括綜合性經濟協定、直航、和平談判等,其實與過去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所遇到的問題大同小異,關鍵都在中國大陸能否調整僵化的一中思維,以及能否滿足台灣人民對尊嚴的期待。即便中國大陸已從過去不談九二共識到現在言必稱九二共識,九二共識要成為兩岸共同語言,似乎還有一段距離。

為確保台灣的尊嚴,李登輝主政時強調兩岸是並存的兩個國際法人,1994年七月陸委會的「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指出,「兩岸關係定位為一個中國原則下分裂分治之兩區」,1999年七月,李登輝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更提出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用意都在確認兩岸的定位。

但競選時主打兩岸經貿政策的馬蕭陣營,卻沒有在兩岸定位問題上清楚表態,馬英九提出的「不統不獨不武」,強度上似乎不夠。馬英九今天表示,未來和對岸展開各項談判,「都可測一下(一中各表)基礎是否牢固」,以及對岸若不同意一中各表,「對不起,那我們不談了」,馬蕭陣營兩岸政策的說法,似乎無法消除民眾的疑慮。

可以想見,除非中國大陸完全依馬蕭的設定促成兩岸復談,或多數台灣民眾突然認同「主權尊嚴沒有實質經貿利益重要」,否則沒有明確兩岸關係定位、化解內部疑慮,未來新政府的兩岸政策,就擺脫不了朝野意識型態的糾纏,以及政策落實過程中不斷產生變數的不確定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