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銀展開行動 對抗糧食危機

【大紀元4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萬子青/綜合報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動盪仍有可能持續惡化,世界銀行總裁左里克在華盛頓呼籲國際社會,應該迅速展開援助,對抗食物危機。世銀已同意給予日前因糧食危機爆發動亂的海地一千萬美元,做為食物計畫之用。

左里克13日在華盛頓表示,在此次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春季會議上,開發中國家與新興經濟體均一再表示,食物問題為當今「首要議題。」

左里克表示,據粗估,糧價過去三年加倍上漲,可能使低收入國家的一億人民更身陷貧窮。在過去三年,小麥、稻米和玉米等農作物的價格都出現上漲,促使整體食品價格增加83%。

他說,海地的暴動顯示快速國際行動的重要性,世界銀行已同意給予海地額外的一千萬美元,做為食物計畫之用。

為了解決食物問題,左里克先前曾提出新興國家以主權財富基金投資百分之一於非洲的方案,以助其在未來十到十五年,成為中國、印度之外,另一個世界經濟發展快速的成長區域。

他也呼籲已開發國家,資助聯合國世界食物計畫五億美元。這項呼籲得到了非常正面的回應,並且得到半數資金的承諾。這些資金除了向貧困國家提供糧食外,並可對小農戶提供如種子的獲得等幫助。

而這5年來石油價格增長了4倍,給石油輸出國家帶來巨大的利潤。左里克會中表示,希望把部分石油財富投資到非洲國家。他說:「即使拿出1%的主權財富基金對非洲進行資產投資,也可以為非洲的發展、增長和機會提供300億美元的集資。」

左里克說:「我們現在得言行一致,真正拿錢出來,好把食物送進飢餓的嘴裡。」

左里克同時還提出在中長期幫助開發中國家提升食品市場與農業生產的食物計畫新政策,14日也獲得發展委員會的支持通過。

左里克表示,採行中期行動讓發展農業成為首要工作相當重要。他說,食物危機不只是關於短期需求問題,而是要確保未來世代不會付出代價。

聯合國農糧組織也在14日提出的一份報告中警告,目前共有37個國家面臨糧食危機,而這將引發潛在的衝突危機。

農糧組織官員迪烏夫說,糧價飛漲對發展中國家人民造成的影響更加深遠,因為他們50%至60%的收入都用於購買糧食,而發達國家人民購買糧食的花費只占收入的10%至20%。

替代能源,會議上引發關注

在這次會議上另一個引發關注的議題,便是替代能源。許多國家對於以食物作為燃料來抵抗全球暖化與量價上漲問題,多認為根本是一種「反人道罪惡」。

為防制遭到石油國家的制約,美國《新能源法案》規定,2022年乙醇產量應達360億加侖,如果這360億加侖乙醇全部用玉米來生產的話,大約需要4.32億噸玉米,而這些玉米足夠13.9億人吃一年。

為達成此一目標,美國已開始限制玉米出口,然而自美國過去以來的大農制體系運作下,許多國家根本上就已失去了相關農作競爭力,一經限制輸出,立即導致全球供需嚴重失衡價格飛漲。

以亞洲為例,目前大豆生產能力正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衰減;日韓糧食自足率也因美國等經濟農作的大舉輸入衰退到26%左右,今年亞洲糧食價格飛漲18.2%,就讓這兩國成了食品價格上漲的「重災區」。

IMF總裁史特勞斯‧卡恩13日指出,食物通貨膨脹持續以目前的速度增加,將產生社會與經濟動盪等駭人後果。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食品漲風 世銀示警 G8謀對策
海地危機擴大 飢民攻擊總統府 掠奪商家
英首相籲G8採取行動解決糧食危機
聯合國農業官員:全球面臨糧食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