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環評案近八成認為無影響 環團批橡皮圖章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二十三日電)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十年來審查三百三十九件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結果有八成左右環評案,包含一般人認定對空氣、態有影響的重大開發案都被認定沒有影響。台灣青年環境智庫今天表示,分析環評會過去環評結果,發現環評功能不彰,環評委員已淪為政府的橡皮圖章。

1998年到2007年間,環保署審查通過三百三十九件環評案,由台大、政大、交大研究生組成的台灣青年環境智庫歷時三年,逐一檢視後,卻發現通過環評審查的各項開發案,對台灣生態、空氣、噪音等環境因子,環評委員大多認為無影響或僅些微影響,其中包括一般民眾認為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六輕擴廠案、蘇花高速公路案等。

智庫總召集人、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研究生李佳達表示,以蘇花高速公路案為例,除了被認為不會影響環境中的各項環境因子外,通過的過程更令人匪夷所思,在2000年三月底召開的一場環評大會中,以「臨時動議」方式被提出,隨後通過全案。

除了環評委員已淪為橡皮圖章外,李佳達指出,現有環評制度要求開發案業者須提出「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開發業者往往委託工程顧問公司製作環評說明書,成為顧問公司的出錢老板,做出來的環評說明書往往會進行帳面美化,失去專業中立。

他們還指出,從制度面發現,就算環評委員想好好審查環評案也很困難。以某位第六屆環評委員的公文收發紀錄計算,這位環評委員平均每二點零六天就會收到一件最少數百頁的環評說明書,平均只有九天時間可以審閱就要召開第一次審查會,在審查過程中,環保署還可能行政干預,這才是環評制度的真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