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個人身份資料被盜嚴重急需關注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2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陸陽2008年4月23日華盛頓報導)保護個人身份資料不落入壞人的手裡,繼續受到美國安全專家和公民權利保護人士的關注。他們呼籲國會以及各州議員切實重視保護個人隱私權。

盜用個人身份資料在美國已經不是新鮮事,儘管各州都陸續出台了相關法律以確保個人隱私不被侵犯,但是個人身份資料被盜事件卻時有發生。

資料管理漏洞百出

個人身份資料管理漏洞不僅存在於工商企業,各級政府對個人資料數據庫的管理也是漏洞百出。

4月17號,國會參議院國土安全與政府事務小組委員會就各級政府的數據庫管理舉行聽證。非盈利組織美國公民自由聯盟代表在會上作證,羅列了多項因數據庫管理不善造成個人身份資料被盜或者洩露的例證,其中最令人震驚的是國務院合同制僱員居然能夠進入到存有總統參選人護照資料的數據庫。個人身份資料受到侵犯的例子還有,洛杉磯地區有的醫院員工把數萬病人的個人資料賣給他人牟利,並盜取好萊塢藝人的個人資料。

安全專家指出,美國社會有各種渠道來收集個人資料,可是這些渠道保護個人資料安全的能力卻嚴重滯後。個人資料隨時可能落入別有用心人的手裡。

個人保持戒心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個人隱私權問題專家傑伊.斯坦利說,在目前形勢下,每個公民都應該對自己的個人資料保持戒備心理。他說:“當你把(個人)資料給了相關公司後就應該明白,這些公司很有可能出賣你的個人資料,滿足其他人的需要或者賺點小錢。越來越多的公司企業發現個人資料是棵搖錢樹,因此,它們儘可能多地收集消費者的個人信息。”

斯坦利建議消費者採取明智的措施,確保不相干的人得不到自己的個人信息。但他同時指出,消費者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須依靠全社會的努力。

依靠整個社會

斯坦利說:“從某種意義上說,保護個人身份資料的安全是個社會問題,因為如果一個人在今天的環境下想充分利用好的服務,同時拒絕提供個人信息,這不可能做到。因此,我們應當要求國會將綜合性的個人隱私公平法規定為法律。差不多所有的工業化國家都有這樣的法律。同時要求國會建立合理的擔保機制,這樣消費者為一種目的向一個商家提供個人信息時,他的個人資料就不會被用於違背其個人意願的其它目的。”

個人隱私權問題專家斯坦利認為,在國家個人隱私權法不健全的情況下,消費者仍然有辦法保護自己的個人資料安全。比如,消費者跟某個商家有交易行為時,對向商家提供的個人信息心中有數,做到只提供跟這項交易有關的個人資料。

加州率先成立信息保護機構

加州今年年初率先在成立了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辦公室,向消費者和商家傳授保護個人身份資料的知識。

加州消費者服務局主管對外聯絡事務的副局長阿曼達.福克爾森說,加州遭遇身份被盜的受害人人數排在全國前列。比如,2006到2007年度,全美有800多萬人的身份資料被盜,其中超過100萬的受害人在加州。福克爾森介紹了加州信息安全與個人隱私保護辦公室的工作。

白領犯罪活動

她說:“新機構的工作主要有三項。首先,教育消費者如何做出正確決策,確保個人身份的安全等,這些問題看似微不足道,可是普通消費者也許就不瞭解;第二,反覆跟商家強調,在身份盜用犯罪活動中,商家是最大的受害者。2006到2007年度,商家因為身份盜用犯罪遭受的損失高達490億美元。新辦公室要做的第三項主要工作是協助政府部門安全保管公民的個人信息。”

聯邦調查局官員把盜取個人身份信息的行為稱為美國發展最快的白領犯罪活動。FBI的資料顯示,2004到2005財年等待偵破的個人身份被盜案件有1574件;2005到2006財年的待處理案件上升為1678件。

相關新聞
加州成立機構防消費者身份被盜
銀行卡身份證都在 八萬元被盜取
美大使談在華工作中的最奇怪場景和經歷
極端天氣下週襲美 強大熱穹是其中之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