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移民團體籲正視移民婦女勞動困境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顧恆湛台北二十七日電)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今天公布移民婦女勞動處境調查結果,發現移民婦女在勞動市場遭遇到沒有勞保、沒有加班費、就業歧視、從事特殊零碎的工作時段及低薪資五大困境,移民婦女已成「新的底層勞動者」,呼籲政府加強宣導雇主與移民婦女認識勞動權益及落實勞基法保障。

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在二月至四月,進行移民婦女勞動處境調查,以一對一方式訪談七十五名來自東南亞的移民婦女。

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執行秘書王淑娟說,調查發現移民婦女在勞動市場遭遇的困境包括;在雇主節省勞動成本的狀況下,有百分之七十二的移民婦女沒有勞工保險;百分之六十八的移民婦女超時工作也沒有加班費,即使領有加班費,也僅有百分之十四合乎勞基法規定,且她們多半從事製造業。

此外,移民婦女求職常遭遇雇主有意或無意(不知東南亞籍配偶無需另外申請工作證即可工作)以「請外籍的要工作證」、「沒身分證」、「操越南口音」等理由拒絕;在高雄有一半的移民婦女從事零碎的部分工時工作,多半從事餐飲業,北部更發現許多移民婦女從事的工作是下午三時至凌晨兩點的特殊班表。

調查也發現,只有百分之五十七移民婦女的「月總收入」高於基本工資一萬七千兩百八十元,多數婦女必須依賴超時工作來取得高於基本工資的收入。

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執行秘書王淑娟說,在移民紛紛進入勞動市場的事實下,這些「新台灣人」的移民婦女所承受的多重歧視與辛酸應被台灣社會正視,移民婦女的特殊移民身分,往往使得居留身分影響到工作權益,東南亞籍和中國大陸籍配偶的就業規定有不同,往往使雇主搞不清楚。

她呼籲,內政部移民署及勞委會須加強雇主及移民婦女認識移民工作、勞動權益等相關規定與保障;勞基法必須一體適用所有勞動者;勞委會與地方勞政機關,應強制落實勞基法的各項有關工時、薪資等勞工權益保障。


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二十七日在台北市萬華區新移民會館舉行「公布移民婦女五大勞動困境」記者會,嫁來台灣越南籍的秋香分享她在台灣的工作經驗,說到辛酸處忍不住落下眼淚。//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