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宇航局公佈「太陽海嘯」照片和錄像

【大紀元4月3日訊】美國宇航局4月1日首次公佈「太陽海嘯」穿過太陽低層大氣的照片和錄像,此舉將幫助天文學家修訂「太陽海嘯」移動速度的估計,並探討其發生的原因。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去年5月19日,美國宇航局的日地關係觀測台(STEREO)雙子飛船首次拍攝到「太陽海嘯」的照片和錄像。當時,這場「巨浪」穿過太陽的4層大氣。

該宇航局4月1日正式公佈「太陽海嘯」穿過太陽低層大氣的照片和錄像,它們將幫助天文學家修訂「太陽海嘯」移動的速度估計。

天文學家認為,最初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由太陽與日球層觀測台(SOHO)發現的「太陽海嘯」,在一定程度上與地球海嘯存在相似之處,都是能量釋放的結果。能量釋放過程中產生的壓力波穿過一些媒介,地球的媒介是海水,而太陽卻是炙熱的太陽氣體。

即使在今天,人們尚未充分瞭解「太陽海嘯」。根據SOHO飛船拍照的「海嘯」速度估計,與其估計的強度並不匹配。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都柏林大學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的彼得.蓋勒赫(Peter Gallagher)表示:「基於在『海嘯』爆發時觀察到的能量數量,它們的移動速度似乎非常緩慢。『太陽海嘯』 釋放不到一秒的能量,便可達到地球每年能量消耗的20億倍左右。」

由於STEREO飛船的照相機每天拍攝的圖片數量高於SOHO,蓋勒赫及其同事得以更準確地判斷「太陽海嘯」的速度。根據他們的估計,「海嘯」速度超過每小時100萬公里。

蓋勒赫在接受「生活科學」(LiveScience)網站採訪時說:「它們的移動速度是『天文』速度,眨眼間便可橫掃地球。」 此外,令研究小組驚訝的是,無論是對密集層還是密集程度相對較低的大氣層,「太陽海嘯」似乎都迅速地穿過。

迄今為止,尚不清楚什麼導致「太陽海嘯」發生。但天文學家確信,它們應與日冕物質拋射(CMEs)有關。蓋勒赫說,不管何時發現「太陽海嘯」,總能找到日冕物質拋射的身影,「『海嘯』的出現意味著太陽上出現一次爆炸」。

「太陽海嘯」可能是日冕物質拋射產生的衝擊波,或由同一觸發器觸發的兩個相關聯的天文現象。二者的關係對於預測日冕物質拋射具有重要意義,日冕物質拋射能夠發射破壞性物質到地球和其它行星上。蓋勒赫認為,STEREO飛船的進一步觀測將幫助天文學家探討其發生的原因。

蓋勒赫及其同事在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Belfast)4月2日舉行的皇家天文學會國際天文學(RASNA)會議上公佈他們的研究。(http://www.dajiyuan.com)


「太陽海嘯」(Credit: NASA STEREO Consortium)

相關新聞
日學者預測太陽系新行星  期待十年內發現
核彈頭引爆 太陽逆轉勝
組圖:可愛熱氣球大匯總
研究:太陽油可致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