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马英九就职:细节安排突显求变意志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0日讯】(亚洲时报记者方德豪5月20日撰文)在台湾,马英九于5月20日正式宣誓上任中华民国第十二任总统,并发表了其就职演说。马英九的就职,标志着台湾第二次政党轮替,台湾政治也进入了“马英九时代”。

这次就职典礼的安排,似乎都是要突显出新一届政府在作风上的改变。其中,追求经费上的节省,是这次就职的主要特色之一。台湾《经济日报》报道,2000、 2004年陈水扁就职总统大典及相关庆祝活动的总经费都是约七、八千万元(新台币,下同),但这次一定不会超过五千万元。

马英九就职典职的场地,也改在2005年底启用,共可容纳1万5千名观众的台北小巨蛋举行。这里地方较小,但却可防止因天气因素影响到参加者。在2000 年时,陈水扁的就职时在府前广场举行,遇上大太阳,来宾全部挥汗淋漓;04年却遇上大雨下不停,连特别设计的大鹏鸟观礼台,翅膀还被压断掉。

但平心而论,若然凭上述现象即一口咬定陈水扁“好大喜功”,而马英九则特别“知悭识俭”,也不一定是公允之论。当年陈水扁上台时,民进党首次上台执政,一方面军心未定,一方面他也急于成为“全民总统”,因此在跟大政有关的仪式典礼上,尽量沿用旧方式。像在府前广场举行就职典礼,就有承袭旧有道统的味道。相反,马英九当年在蒋经国的“钦点”下成为最年轻的国民党副秘书长,其“道统”自然无人质疑;相反,他所属的“百年老店”中国国民党,却非要展现一番“新气象”不可;因此,他及其团队在安排就职典礼时,自然处处皆有“锐意创新”的斧凿痕迹。

正因为马英九要突显他的“新锐作风”,他的就职演说全文约4000字,较陈水扁在2000年的就职演说(约长5000字)要精简了一些。其实,李登辉在 1996年的就职演说也就4300多字,所以可以说近二十年来历任台湾总统的演说皆已避免长篇大论。大概,这也是民主化之下的一个必然的副产品。

沿着马英九“求变”的思路,由艺人徐乃麟、陶晶莹、聂云、前主播陈莹分两组主持,气氛显得较为活泼、年青,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另外,这天的国宴,也选择在高雄市举行,这自然也是要突显马英九有意一改过去“重北轻南”的做法。

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2000年,陈水扁于其就职演说内,曾肯定了他上任李登辉的政绩。当时陈水扁指出:“李登辉先生过去12年主政期间所推动的民主改革以及卓越政绩也应当获得国人最高的推崇跟衷心的感念”。这次就职演说,马英九对陈水扁却可谓是只字不提。一般指出,陈水扁现在已成国务机要费案的疑犯,且马英九在演说内力斥的非法监听、办案、以及政治干预媒体或选务机关的现象,皆在陈水扁任内发生。

台湾的绿营中人,除了前总统李登辉外,包括陈水扁、吕秀莲、谢长廷、苏贞昌等民进党内天王,及民进党现任县市长,全都没有出席就职典礼。当然,没有人愿意被人“对号入座”,联想成为“前朝遗老”或“被改革对象”。当然,民进党对台湾的发展,其实也是有贡献的,像马英九先以普通话、闽南语和客家话等方言向民众问好,以示重视台湾各族群,似乎也是民进党时代的一个政治遗产。

诚如马英九在就职演说所言,第二次政党轮替“是全球华人寄以厚望的政治实验。如果这个政治实验能够成功,我们将为全球华人的民主发展作出史无前例的贡献,这是我们无法推卸的历史责任。”广大华人,也希望看到台湾民主得到深化,华人以行动证明民主也可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堵住一些“中国人没法搞民主”的荒谬言论。(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