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六日亞洲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5月16日訊】

日本第1季經濟增長 優於預期

日本政府公佈第一季國民生產毛額GDP,為連續第三個季度呈現向上攀升,這是因為日本出口強勁,以及地產投資出現反彈所貢獻。

日本政府公布最新經濟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國民生產毛額GDP比去年增長3.3%,比上一個季度增長0.8%,高於經濟學家一般預期的0.7%,主要是日本出口業第一季度增長了4.5%,地產投資也增長了4.6%,但是經濟學家認為,從最近顯露疲態的指標顯示,日本經濟走勢在今年第二季可能將放緩,甚至出現七年來首見的衰退。

日4月消費者信心 降至5年低點

日本4月消費者信心降到5年低點,主要是因為日常必需品的價格漲幅超越薪資漲幅,使消費者倍感壓力,對未來前景感到悲觀。

日本內閣府表示,日本4月消費者信心從3月的36.7,降到35.2,創下2003年3月以來的最低點,主要是日本的日常必需品價格漲幅是薪資漲幅的兩倍,使消費者生活壓力倍增,因此對未來前景感到悲觀,而日本消費者支出衰退與企業獲利滑降,說明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在喪失經濟增長的動能。

通脹難抑 亞幣恐跌至下半年

市場分析師指出,如果亞洲國家的決策官員無法有效抑制通貨膨脹飆漲,那麼亞洲貨幣的跌勢,恐怕會延續到今年下半年,形成更大的通貨膨脹壓力。

由於國際油價和糧食價格在5月份加速上漲,使亞洲國家的通貨膨脹飆升,但是亞洲各國政府的決策官員,目前在對抗通貨膨脹上徒勞無功,造成亞洲10種交易最活絡貨幣5月同步貶值,分析師認為,如果亞洲國家在仍然無法有效抑制通貨膨脹,那麼亞洲貨幣的跌勢可能會延續到下半年。

印度通膨率 意外升至3年半新高

印度通貨膨脹率意外上升到3年半以來的最高水準,加重印度中央銀行調升利率抑制物價的壓力,多數分析師預期印度可能會祭出更多的緊縮措施。

印度商務部表示,到5月3號為止的一個星期中,批發物價比去年同期上漲了7.83%,高於上個星期7.61%的漲幅,同時也高於經濟師預估的7.55%,說明印度中央銀行5月份兩度調高銀行現金準備率的措施,還沒有見到效果,因此分析師認為,不排除印度中央銀行將繼續緊縮銀根,而且印度政府最近已經開始向鋼鐵與水泥業者進行勸說,希望廠商降價,以協助壓低通貨膨脹。

韓4月進口物價 創10年新高

由於國際原材料價格猛漲,加上美元兌換韓元的匯率大幅上升,結果使韓國4月份進口物價意外暴漲,創下韓國最近10年來新高紀錄。

根據韓國銀行所發佈的資料顯示,以韓元為標準的4月份進口物價比去年同月暴漲31.3%,這是從1998年5月以來的最高紀錄。主要是國際油價和原物料價格在5月份大幅飆漲,加上美元兌換韓元的匯率持續上漲,結果造成韓國進口物價加快速飆升,每月漲幅一直不斷擴大,通貨膨脹壓力越來越重。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五月八日歐美財經要聞
五月九日亞洲財經要聞
五月九日歐美財經要聞
五月十二日亞洲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