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尼泊爾末代國王賈南德拉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5月27日報導】(中央社加德滿都二十七日法新電)七年前尼泊爾王室多數成員遭到酒醉的王儲殺害,而如今毛派陣營準備廢除君主政體,為兩百四十年的尼泊爾歷史掀開新頁。

上個月尼國舉行歷史性選舉,選出制憲議會為這個貧窮國家制定新憲法;新議會預定明天首度集會,可望採取廢除王室行動。

但觀察家認為,陰沈的賈南德拉採取高壓行動,造成人民的厭惡是咎由自取。尼泊爾人民以往將統治者視為印度教神只的化身。

民間智庫「尼泊爾戰略研究中心」負責人巴拉爾說:「國王及王室成員咎由自取。」

他說:「他從未成為民主國王,意圖獨攬大權。」

尼國民眾指責賈南德拉的缺點罄竹難書,王室滅門悲劇發生後,有關賈南德拉繼承王位的疑點更是一直揮之不去。

賈南德拉的兄長畢蘭德拉國王與多數王室成員,二零零一年遭到王儲殺害,喝酒並濫用藥物的王儲隨後也自盡,賈南德拉因此繼任為王。

陰謀論認為,這起滅門血案與賈南德拉以及他不受歡迎的兒子巴瑞斯王子有關,許多尼國人相信,案發當時他們不在場而逃過一劫,顯示他們可能牽涉其中。

巴瑞斯花花公子的形象,也對國王造成傷害,不過據稱巴瑞斯自從三十六歲那年心臟病發作後,已變得較重視精神生活,常常去高爾夫球場打球,不再流連夜店。

導遊潘狄說:「兒子比老子還糟。他也不應該當國王。」

外界也認為,賈南德拉與人民脫節,無視於人民希望在政府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於十二年發動叛亂的毛派勢力壯大,因此賈南德拉於二零零五年開革政府。

經過十四個月的直接統治,他在對抗這些爭取建立共產主義共和國的游擊隊上鮮少進展。

尼國王室錯估情勢,各政黨與毛派發動的支持民主抗議活動如滾雪球般擴大,且原先彼此激烈敵對的雙方,竟能更緊密合作,終於迫使國王在二零零六年四月交出權力。

各政黨與毛派達成和平協議,並於二零零六年年底成立臨時政府,終結多年來造成一萬三千多人死亡的戰亂。

在上個月具指標意義的大選中,毛派囊括最多選票,在六百零一席制憲議會中,贏得兩百二十席,毛派勝利似乎決定了國王的命運。

賈南德拉繼任國王前,曾是一位精明幹練的商人,因此也有人指控他在海外累積大筆投資。

如果君主制度確實廢除,賈南德拉的下一步會怎麼做並不清楚;據稱賈南德拉對於作詩與自然環境相當感興趣。

毛派說,如果賈南德拉能如同一般老百姓住在私人住所,歡迎他繼續留在尼泊爾。

評論者認為,這位君主或是其他君主,都無法再有機會繼續統治,尼國兩百四十年的君主制度將畫下句點。

分析家巴拉爾說:「他浪費了所有機會。他對權力的貪婪、他的傲慢,以及他的獨裁本質,破壞了君主制的形象至無可挽回地步。」

相關新聞
婦女抗議中共鎮壓 尼泊爾大批藏尼遭捕
挪威駐尼泊爾使館外爆炸
尼泊爾車禍13死30失蹤
尼泊爾巴士衝落河17人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