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政府降稅 平白肥了台塑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5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特稿

雖然行政院宣布汽油及柴油貨物稅每公升分別調降一點三元及一點四元,但台塑石化昨天還是跟進漲價,台塑石化與中油的成本結構並不相同,油價卻是亦步亦趨,兩家石油公司,簡直是吃定了消費者。

台灣中油與台塑石化,一家是國營企業,一家是民間公司,煉油成本也大不相同,過去只要中油反映國際油價成本調漲油價,跟進漲價的台塑石化就會大賺,這點只要比較中油與台塑石化的獲利,就可以一目了然,也因此,依國際油價調整的浮動油價機制,本身就有許多檢討空間。

這次行政院為了降低油價漲幅,還祭出調降油品貨物稅措施,為期半年,初估稅收損失九十六億元,等於是政府拿稅收去補貼中油及台塑石化,中油是國營企業就算了,台塑石化是獲利驚人的民營企業,政府卻還拿稅收去補貼,難怪被質疑是「變相圖利台塑」。

前天行政院宣布調降油品貨物稅時,外界就有這樣的質疑聲浪,當時財政部長李述德的回應是:「政府不是傻瓜,會要求台塑石化配合」;對於降稅措施一直處於狀況外的財政部賦稅署,昨天則發布新聞稿,呼籲廠商:「應將貨物稅調降金額反映於售價上,使消費者得到調降稅負的實益。」

只是,政府降稅的美意,如今看來是「一場空」,台塑石化昨天還是跟進漲價,近一百億元的稅收,有一部分等於是平白奉送給民營業者,政府還是當了傻瓜。

事實上,以降稅舒緩油價漲幅的做法,其實就是外界建議的「分階段調漲」,但政府把「一次漲足」的話說死了,不好改口,只好祭出所謂的「一次漲價、多元吸收」,但這方案只是增加國庫損失,真正受益的是民營業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