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兒科專家:腸病毒爆發性強

人氣 2

【大紀元5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中國大陸多個省份爆發EV71型腸病毒疫情,並正在迅速擴大,臨近大陸的香港也備受威脅。本地衛生部門指感染個案上升機率高。在香港流行的病毒中,腸病毒爆發性強,而且沒有預防疫苗與有效藥物,所以最具危險性。他呼籲市民注意個人衛生。

醫學界資料顯示,引致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多種,其中以EV71病毒與薩柯奇病毒最常見。中文大學兒科學系副教授韓錦倫表示,腸病毒是夏季常見的流行病毒,包括四大類,大約有70多種,而68到71型是較新發現的病毒,「這些都是很麻煩的病毒,未必能找得出來,同時會造成很多併發症,包括心臟、心肌炎、腦炎等等的併發症,它們都是腸病毒的一種,而EV-71是比較傾向造成爆發,尤其是在小孩子,很小的孩子,都傾向有併發症。」

五毒鬧香江 腸病毒最險

韓錦倫形容香港有所謂的「五毒鬧香江」,包括沙士(SARS)病毒,但傳染性不高;流感病毒雖然傳染性高,但併發症並不太嚴重;另外還有3種造成腸道傳染病的病毒,即腸病毒、輪狀病毒和諾沃克病毒。他指出,這5種病毒中,以腸病毒最具危險性。

「沙士傳染性不高,香港沒有一個兒童死亡;流感傳染性很高,但是有預防疫苗,有藥物可以治療,而且併發症不高;而車輪病毒,香港過去10年都沒有人死亡,諾沃克也不嚴重。而腸病毒就不同了,腸病毒會有人死亡,會有人有腦炎,腦炎一部份人會死亡,一部份會永久傷害腦部,還有心肌炎等,作為一組病毒來講是很麻煩的病毒。有時候初生嬰兒都會感染,他的死亡率也是很高。」韓錦倫並說,EV71型腸病毒是主要引發手足口病的腸病毒,而其它腸病毒有時也會引起手足口病。

對於中國大陸爆發EV-71型腸病毒疫症,韓錦倫表示目前未必能查出原因,但可能與衛生環境有關。他說:「腸病毒的傳播媒介都是由飛沫口水或是糞便傳播的,所以跟衛生有關係。不是接觸糞便就會出事,接觸到糞便或飛沫後洗手就沒事,但是接觸過再摸嘴或處理食物,這種情況就會提高風險。」他認為,由於大陸多個省份都有疫情爆發,香港臨近大陸,相對來講風險提高。◇(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腸病毒擴散 十省市6千宗 僅一市22死
安徽腸病毒增至3736宗
廣東手足口病有3宗死亡
中國手足口病疫情出現蔓延之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