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毛細作用飲食的水鳥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6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于止戈編譯)一種稱做瓣蹼鷸(phalaropes)的水鳥,飲食時鳥喙如剪刀般一開一闔,牠們是利用所謂的毛細作用,讓水滴附著在鳥喙上,引導著食物和水滑入口中。

在九十年代,鳥類學家瑪格麗特-瑞貝加(Margaret Rubega)觀察這個種鳥類進食的記錄影片,她發現這種小型的鳥類在首先水面繞圓游動以製造一個漩渦,把小型甲殼類生物捲到表層,有點類似攪動茶水茶葉集中,之後再以鳥喙取食。但因為嘴形的關係,瓣蹼鷸無法將水吸入嘴內,瑞貝加當時猜測瓣蹼鷸是利用毛細作用進食,但是她當時無法解釋背後的物理機制。

過了十五年,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家約翰-布希(John Bush)的研究小組建立了一這種鳥喙的模型,他們打造了一個不銹鋼製的鳥嘴,試圖解開背後的物理機制。

研究人員先在鳥喙模型中塗上矽油(silicone oil),當鳥喙模型平放時油滴可均勻散佈,當鳥喙朝向下時,油滴因無法抵抗重力而漏出;加入水滴時也是一樣,鳥喙垂直時水滴將會漏出。

研究人員接著嘗試讓鳥喙開闔成不同的角度,如果角度太寬,水滴將散開;角度太窄時水也會洩漏。 但在特定角度下,水滴將會沿著鳥喙往狹窄的方向移動,甚至還能抵抗重力。讓鳥喙的持續的開闔可以將一次一次的把水滴帶進口中,如同汲水的幫浦一般。

目前任教於美國康乃狄克大學(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瑞貝加擔心這種使用特殊技巧進食的鳥類將面臨油類污染的威脅。當布希的研究小組將鳥喙模型塗上防水的油料後,將會使鳥喙表面無法吸附水滴,毛細作用將失效。瑞貝加先前也發現接觸了油料的瓣蹼鷸無法攝食,她表示一旦這種鳥類在浮油水面上覓食,她們就完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全國首座水鳥保護區宜縣無尾港 進入賞鳥期
安平水鳥公園 擬闢自行車道
玉里人工濕地 水鳥嬉戲
蘑菇不僅是超級食品 研究發現還有一大好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