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城語】小心經濟堰塞湖

連城

標籤:

【大紀元6月10日訊】PIMCO是全球最大的固定收益基金之一,管理資金超過8000億美元。每年,該公司會安排其專家「閉關」三日,預測未來三至五年全球發展大致趨勢,這些專家還會發掘目前少人注意、但有可能發生的經濟大事或現象。PIMCO首席執行長官埃-爾瑞恩,在6月7日一期的《新聞週刊》裏透露,在今年的研討會中,專家們憂慮中國的經濟發展對於世界的影響。

埃-爾瑞恩解釋說,中國可能是現代史上,第一個發展迅速、但又在國際貿易中令自己處於不利地位的國家。中國大量進口石油、鋼鐵等原材料,為世界商品價格帶來上漲壓力,轉而令國內產業成本不斷增加;然而同時,中國卻壓低產品價格出口,這種不符合經濟規律的做法,於自身及世界經濟長期健康相當不利。除非中國將由出口拉動的經濟,轉型成為由內部消費帶動,同時參與多邊政策的討論,否則中國目前高速增長的走勢不僅不保,而且會引發一場混亂的調整。

其實,越來越多的海內外專業人士開始為中國經濟暗暗捏汗。中共政府長期以來通過控制價格,補貼國企,以求快速達到壓制通脹、保持增長,穩定政治局面的效果。另一方面,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但實質勞工薪資收入沒有增加,但教育、醫療及房屋的支出卻比以前沉重得多,大部份勞動人口沒有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這些因素導致內部消費呆滯,也令真正的市場價格與目前的消費價格產生了很大的距離,即便價格有所回升但遠未達到真正市場平衡點,也已招至民間一片怨聲。

限價補貼的做法對政府構成龐大的財政支出,長期下去是頂不住的。原大摩亞州首席經濟分析師謝國忠認為,發展中國家面臨很大的問題就是怎麼從補貼政策裏解套,若處理不善,會引起社會的不穩定。曾經準確預測亞洲金融風暴的謝國忠表示,接下來他們將主要觀察發展中國家社會穩定的問題。

長期干預物價、依賴廉價低端出口業拉動GDP,將今天的中國經濟置於堰塞湖的危險狀況。攀昇的通脹就好像是不斷流入的水,令經濟堰塞湖險象環生;時間越長,累積的壓力就越大,洩洪時帶來的衝擊也就可能越強。經濟大壩可以維持多久?是否還有時間鑿出幾條明渠分流減壓?這些都是各方人士密切關注的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組圖:史上最牛的「中國人民銀行」
連城:股市漢奸
路易斯發功 驗證黃金身價
【香江城語】中國銀行業的困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