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馥明:九問川震是天災還是人禍?(1)

夏馥明

人氣 11

【大紀元6月13日訊】一問此次四川大地震是否由三峽大壩誘發?

按說地震是天災,可這次四川大地震,人們不約而同把震因指向三峽大壩,是因為三峽大壩確實存在巨大災難隱患,且有巨大的震因嫌疑。但由於三峽大壩是中共最大的面子工程政治工程,一直壓制並不許有反對意見「洩漏」,一路歌頌至今,拒絕正視三峽大壩蓄水以來已發生的嚴重地質變異和環境破壞,仍然繼續提高蓄水位,故難逃「人禍」指責。

三峽大壩「壩區總面積15.28平方公里、壩長2335米、底部寬115米、頂部寬40米、高度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水庫全長600餘千米、水面平均寬度1.1千米、總面積1084平方千米、蓄水量高達393億立方米(等於重380億噸)、其中調洪庫容約220億立方米、最大下洩流量可達每秒鐘 10萬立方米」。

2003年6月1日起三峽大壩開始下閘蓄水,上游640公里的長江水域頓時成為一個大水庫;三峽蓄水區多為石灰岩地質,地底下多溶洞和暗河,如此沉重的蓄水量,將會造成多麼大的山體受力、地殼擠壓與地層板塊移動等的內壓力?將會造成多麼大範圍與地區的山體滑坡、泥石流與水土流失等問題?

據中共公佈資料:「三峽大壩蓄水135公尺時,監測到大小地震達上千次,最大達到芮氏規模3級,其中又以高橋斷層誘發的地震最多;2006年10月27日水庫蓄水水位增加到156公尺,同日湖北隨州發生規模4.7級地震,是當地20多年來最大的地震。」

水庫誘發地震,是因為巨大體積的蓄水增加的水壓,使岩石中的斷裂面發生潤滑,使岩層和地殼內原有的地應力平衡狀態被改變,水庫蓄水可在天然地震較少和較弱的地區誘發較強烈的地震。另外還會改變自然氣候與造成各種的自然災害。

三峽大壩由於水位提高,造成庫區周圍山體與地層的外壓力、山體與地層的內壓力、山體與地層的能量蓄積、山體與地層的水壓力、山體與地層的溫度等的增加,庫區周圍地層的上地殼、中地殼、下地殼、上地幔等4層結構的變動,庫區周圍地層的重力場變化、重力場升降變化、重力場構造變動、地殼應力場變化,還造成山體與地層的各種物理與化學結構改變等,因而導致庫區鄰近區域的地層移動、地殼變形、庫盤沉降、地層構造斷裂活動、山體崩塌與破裂、出現土石流、出現滑坡、水庫誘發地震活動等問題,許多專家早就預測了三峽大壩將會持續不斷地引發各種大地震等災難。

水庫誘發地震的例子很多:1959年,廣東東江的新豐江水庫在蓄水一個月後,就開始有地震活動。在1960年5至7月,連續發生3.1級和4.3級地震。 1962年3月19日,發生6.1級強震,突破當地歷史記錄。震中距大壩僅1.1公里,大壩出現82米長的橫貫裂縫並滲水,電站受損停運。並致6人死亡, 80人受傷,1800間房屋倒塌。這是世界上4次6級以上的水庫地震之一。此後,一個月之內便發生了3.0級以上地震58次,後花費高昂代價按Ⅹ度的抗震烈度對大壩進行第二次加固。1962年6.1級強震之後二十餘年,在水庫水位變化不大的條件下仍有中強地震發生。

青海黃河上的龍羊峽庫區蓄水前地震活動較弱,蓄水後庫區地震活動明顯增強。在圍堰攔洪期間,大壩周圍發生近70餘次小震。1986年11月水庫完成蓄水,壩前水深達到148.5米,三年半後的1990年4月26日,水庫附近的共和發生7級地震,極震區房屋全部倒塌,死傷2000餘人,經濟損失上億元。其後至1994年10月又多次發生5級左右的地震,而且震中有逐漸靠近水庫的趨勢。

義大利阿爾卑斯山韋奧特水庫壩高261米,1960年開始蓄水,隨蓄水增加,激發地震增加,1963年9月上旬就記錄地震60次,最後托克峰大山崩,3.5億方岩石崩入水庫中,形成高出壩項110米的巨浪並至潰壩,下游村鎮被水夷平,2000人死亡。

1936年美國的胡佛水庫地區發生地震;1963年世界上庫容最大的尚比亞和津巴布衛的加里巴水庫發生了5.8級地震;1966年希臘的KREMASTA 水庫發生了6.3級地震;1967年印度科依納水庫地區發生6.5級的強度地震;1972年世界上大壩最高的蘇聯NUREK水庫(壩高317米),發生 4.5級地震,並且地震一個接一個地不斷發生;1975年美國的OROVILLE水庫發生5.8級地震;1981年世界上最著名的阿斯旺大壩後的納賽爾水庫發生了5.6級地震。

同時,長江每年都會攜帶5到10億噸的泥沙與鵝卵石,三峽大壩將會截住這些大量淤積的泥沙與永遠無法清除的鵝卵石,造成嚴重的堵塞,這種堵塞會向上游延伸,並且水庫尾部的泥沙還會抬高河岸,因而會縮短水壩的壽命與減少其蓄水量,這是三峽大壩「將來會崩堤與危害大壩以下長江中下游80多萬平方公里居民生命」的必然宿命。

由於三峽兩岸山體下部長期受到浸泡而發生山體滑坡與塌方、泥石流;水壓及壩體重量不斷造成地表破裂與地震災害;大壩攔截水量的龐大重力,已開始在許多地點侵蝕長江陡峭的河岸;水土流失嚴重,崩塌、滑坡體已有數千處,壩區附近的地質結構已遭受嚴重破壞,造成各類型的地質災害、引發無數的坍塌事故、隱患的庫岸已有數百公里等;汶川距離三峽大壩有數百公里,都會發生如此規模的大地震,可見三峽大壩地層下的地殼擠壓、地層板塊移動與水流內壓力的活動情形,已使數百公里外的地區地質應力發生巨大的改變,因此,有關專家更擔心未來類似汶川的無數大地震,將會不斷地發生;而不久前的南方大雪災,也有專家指出是三峽大壩破壞自然環境與生態平衡的惡果……總而言之,三峽大壩越來越使人感到像一個無法控制的、隨時要噴發的火山,炸掉這座災害不斷與威脅數億人生命財產的危險大壩的呼聲也日益強烈。

可是作為政治工程的三峽大壩,中共是不惜代價的。其最初的預算是在移民費用中拿出6億元,專門用於地質災害防治,但汶川大地震以前,實際支出已經超過了120億元,而實際上並沒能有效控制住災害。

有人言簡意賅地說:試想,一千米的高山上,有一座「長640公里、高175米、蓄水380億噸的水塔」,有一條長水管連接著水塔,此水管一直通到山下,山下的水管埋在表層泥土裏,如果山下的水管因為受水塔壓力過大而破裂,那麼表層的泥土是不是會立即翻動呢?這不就是三峽大壩的蓄水,改變了地層壓力,因而導致汶川大地震嗎?

四川大地震明顯系由三峽大壩及其周圍大大小小數百座水庫共同作力誘發,因而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而類似的人禍還有:中共水利部5月14日發表初步統計,大地震造成四川和重慶等地約三百九十一座水庫出現險情,其中,大型水庫二座,中型水庫廿八座,小型水庫三百廿一座。這三百多座水庫中,有一百廿九座在重慶境內。四川岷江上游九座水壩,因大地震受到不同程度破壞,該區最大水庫-紫坪鋪水庫,已出現裂縫和局部沉陷,鄰近山區不斷下洩大量土石流,危及水庫安全。如果水庫潰決,將淹沒都江堰與成都平原,後果不堪想像。

紫坪鋪水庫距都江堰九公里,距成都市六十公里,庫容是臺北翡翠水庫三倍。那麼這些專家早已反對興建,指出會有災難隱患的大量水庫的存在,應該也共同作用了這次四川大地震的形成!

鑒於三峽大壩蓄水以來,已嚴重改變長江流域一帶的生態與氣候,每年都造成嚴重旱災,而專家指出,連續三年大旱為地震先兆;今年初的南方大雪,既是三峽大壩惡果,也是大地震的預告,可中共只顧自吹自擂地歌功頌德,無視更大災難的警告,終致汶川大地震在毫無預防中發生,傷亡慘重!

現在,人們最大的擔心是:三峽大壩會不會引發更大的地震或災難?而中共看來並未吸取教訓,仍然在只顧自吹自擂地歌功頌德,無視更大災難的警告,而人禍隱患正在醞釀下一個更可怕的巨大災難……劉自立說得好:「我們從汶川地震中可以得到啟發,應該不是就事論事的研斷,而該是對於再毀滅的憂慮乃至警惕;如果我們根本無法在帶來汶川地震後,對於三峽未來的憂慮和警惕,並且採取一切措施,避免事態更加嚴重,那麼,所有現實,理論和哲學,都會成為映證更大災變的事後敘述,而非預警。如果我們只是記住了汶川,忘記了三峽,一旦黑色幽默或者一點也不幽默的毀滅出現,我們難道可以逃到我們的『埃及』,可以避免我們的『耶路撒冷』的毀滅——難道我們僅僅是毀滅過『三次』嗎?」(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歐陽非:人性火花如何才能持久?
四川大地震當天的奇跡
成都草堂讀書會就四川大地震進行討論反思
冉雲飛:月祭四川大地震死難同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