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宸:馬英九 是展現魄力的時候了

李宸

標籤:

【大紀元6月16日訊】在近十年的空窗期之後,海基、海協會在各方關注下復談,雖然談判的主要議題還是事務性質的兩岸直航與旅遊,但細看談判過程,還是可以發現「政治」無所不在。

胡錦濤在十三日跟江丙坤說的一席話挺有意思,他說希望兩會談判今後要做到「平等協商、善意溝通、積累共識、務實進取」,撇開後三項八股條目不說,「平等協商」可說是頗有新意。胡進一步解釋,這是希望「在商談中雙方要平等相待,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對方。」在這裡要問胡,這裡暗指的是什麼「意志」呢?

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強調,中華民國賴以立國的是民主、自由、法治等價值觀,這同時也是解決兩岸主權爭議的關鍵-─只有中國大陸繼續走向民主憲政體制,才能確保海峽兩岸長期的和平發展。試問胡錦濤,共產黨喊了幾十年的「以民為主」、「以法治國」與鄧小平在八○年代的「自由開放」政策和馬英九這裡說的民主、自由、法治相距有多遠?

這麼說好了,既然連共產黨都把「民主、自由、法治」的「政策」喊得震天嘎響,為什麼中華民國方面堅持這些想法並要你撒除飛彈再談和平協議,會變成「把意志強加於對方」呢?還是其實你中共根本就無意走上民主這條路?要不為什麼要自打嘴巴把你幾十年拿來對付自己人民的拿手好戲「強迫對方」拿到談判桌上來明文禁止?這不是「畫地自限」了?

另一方面要對新上任的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說說,現在新政府的兩岸政策其實是走在正確的軌道上,反共不反華的原則雖然沒有明說,但確實存在。可是馬英九,你有沒有魄力能夠落實、貫徹你的想法?

這次兩會談判,我們看到的是前國安會副祕書長張榮豐說的「兩岸交手,勝負已定!」,牌都在對方手上,台灣不僅在談判前就犯了「議題都已經讓對方決定好了」的重大失誤,連包機、直航的日期都已開出,以馬政府目前的資訊來源,台灣手上還能有什麼籌碼?

歷史上國共交手,最後輸的都是國民黨,1949年終於輸到全面逃到台灣,只剩一口氣,照理說應該學到了教訓。這次兩會復談,江丙坤懷抱馬英九競選承諾,開放週末包機、大陸旅客到台灣與貨運包機,必須使命必達,但反觀海協會,對許多新議題只是表示「願意在適當時機協商」,冷冷淡淡的外交詞令,其實背後搞不好還嘲笑你呢!在今年連續歷經大雪災、鎮壓西藏、奧運火炬遭抵制、奧運列車翻車、大地震等天災人禍之後,中共正愁沒法轉移國際視線,正好國民黨送上門來,怎不令共黨額手稱慶!

當然,開收大陸遊客、包機的事還是要談的(互設辦事處就免了),但是馬政府應該善用王牌、也是台灣招牌的自由民主制度,要不然只會被牽著鼻子走。不按牌理出牌的作為才會變成麻煩製造者,為所當為、擇善固執並不會把局勢弄僵,有為有守的作法反而會令人豎起大姆指。

少年馬英九在美國留學期間就積極加入反共運動,在哈佛讀博士班時,擔任《波士頓通訊》的主筆與主編,並曾以「王紹陵」、「葉武臺」、「李南橋」等筆名撰寫專論、社論、雜文十萬餘字,絕大多數為反共文章。如今反共的熱血少年成了總統,全球華人寄望你莫忘初衷,反共不反華。

記得,得道者多助。(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總統:兩會未來可以同時進行多組談判
台南科大畢典 馬總統勉勵
黃埔精神台灣延續  陸軍官校84週年校慶
馬英九下鄉  允諾交代政院解決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