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腸病毒趨緩否 台衛署:本週是關鍵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文昌蓉綜合報導)台灣的腸病毒重症累計已達232例,並已經奪走8個幼童的性命。衛生署長林芳郁昨天表示,根據流行病學趨勢,腸病毒疫情本週為關鍵,如果重症高峰在本週止住,整體疫情在4到6週後可望趨緩。

腸病毒風暴席捲全台,重症直直升,目前全台除了金門、馬祖、基隆市、嘉義市外,其他縣市都有重症出現,所幸大多出院。根據衛生署預估,疫情高峰可以在6月底開始反轉,朝野立委在衛環委員會質詢時多表存疑,身兼腸病毒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衛生署長林芳郁表示,從流行病學觀察,本週將是關鍵,期待這一週是疫情從高峰逐漸往下的時機。

民眾勿掉以輕心

他表示,不敢過分強調這時機,因為此時機並不是代表腸病毒已經消失,只是開始往下減少,還需要4到6週才能到基礎點,大家仍應做好防治措施,包括:照顧5歲以下小孩要以肥皂洗手、有重症的症狀要趕緊送醫等。

林芳郁指出,只要6月底重症病例數目能止緩,衛生署有9成的把握疫情可以反轉,但他也強調,疫情趨緩不代表消失,國人千萬別忘了腸病毒疫情重症可能達到400多例的預測,希望全國能齊心做好防治,降低重症數。

腸病毒重症病童再傳「找不到床」爭議。媒體報導,某位住台南的腸病毒重症病童在急診室枯等5小時,最後病童父親自力救濟,到高雄市才找到急救病床。

對此,衛生署疾管局表示,絕無小兒加護病床不足情形,盼醫院能體諒家屬心情,主動徵詢,必要時提供轉介幫助,以求周全。

南市醫:民眾洗手有盲點

面對來勢洶洶的腸病毒,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事實上根據統計,99%以上的人,洗手前後的病菌有124倍之差,也有32.1%的人,洗手方式不正確,愈洗病菌愈多,熟知洗手時機及方法才能守護健康。

台南市立醫院推廣洗手運動,將「呷飽沒?」的問候語改成「洗手沒?」,而且洗手時應該把手上的飾品拿掉,洗手時間不得少於20秒,洗完再以乾淨擦手巾擦乾,才能夠確實預防疾病。

正確的洗手有5步驟─濕、搓、沖、捧、擦;洗手的時機是進食前、如廁後、從戶外返家、抱小孩前、咳嗽或打噴嚏後、料理食物前、摸完寵物後、工作後、修剪指甲後、探訪病人前後都要記得洗手,全民總動員才能守護健康。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