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城語】「包二奶」與另類消費

連城

【大紀元6月3日訊】「二奶」,又名「小蜜」,是當今中國社會一個尷尬但又舉足輕重的階層。據說,二奶最早興起是早期北上搵銀的台商、港商為解異鄉孤苦,在內地包起女子同居。

「包二奶」隨後很快在大陸流傳開來,在官場發展尤其迅猛,二奶成為官員地位的象徵,同時也有了個更為優雅的名字——紅顏知己。民間有句話:在每一個成功的貪官背後,至少都有一個二奶。

在上海社保貪污案中,原上海市長陳良宇中箭下馬。一如傳聞所言,他最後被揭發有多名「紅顏知己」,再次驗證了大陸民眾的智慧。二奶如今不僅是官場中一個重要角色,同時也漸漸成為中國經濟中一個尷尬的組成部分。

深圳地產商曾估計,鼎盛時期,二奶樓盤佔當地總數四成,同時還帶旺了美容、傢俬、食肆、精品店等零售行業。

另有種流行的看法,即在北京、上海、廣州等較發達城市,二奶佔人口的2%,而消費總量可能佔10%。《胡潤百富》今年刊登的一篇文章引述一位高檔珠寶商的估計,中國奢侈品市場的三分之一消費來自二奶一族。珠寶商的廣告中經常「以情動人」,表達的主題有為所愛的人或為慶祝結婚週年而購買首飾等。珠寶商們的市場定位扎根在傳統家庭的觀念中,穩定運作多年。然而在二奶族大量突圍而出的大陸,珠寶商坦言開始感到有些尷尬,因為廣告的內容可能會令這些二奶們感覺不適,他們也不願怠慢這群極具消費力的人物。

內地有些擅長「與時俱進」的學者,運用了經濟學概念來分析「包二奶」現象。他們認為,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富人的多數需求已獲得滿足,邊際效用遞減的經濟規律促使其中一部分進行「婚外性消費」。寥寥數筆,將「二奶」歸為商品;不言而喻,貪官富商也就成為無可非議的消費者,只是消費的內容比較另類而已。

更令人叫絕的是,分析進一步指出,法律懲治可以視為提高「包二奶」的消費稅稅率,規避法律風險就是等於在設法降低這一稅率。

其實,「二奶」是內地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富嚴重分化的產物;「二奶」成為腐敗官員的地位象徵,更是大陸目前政體下,人們因信仰道德真空而缺乏自我約束所致。

可惜的是,在一味發展經濟、注重GDP的大氣候下,大家對類似不道德、不合法的現象越來越麻木。欲籍經濟學之手將問題淡只會推波助瀾,令社會更加墮落。沒有道德基礎的經濟發展,結出的只能是苦果。(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漫話行銷】賣價格還是賣價值
600元買「假水晶」 竟是天價夜明珠
【動畫】空空的密室
組圖:史上最牛的「中國人民銀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