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是否應該出台政策救市?

人氣 1

【大紀元7月11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高山報導)中國股市近來大幅度下跌。有中國學者呼籲中央政府出台政策,挽救股市。但也有專家表示,公開、公平、公正才是中國股市健康發展的基礎。

中國股票市場今年以來連續下滑,很多去年進入股票市場的大量股民損失慘重。本台記者接通了江蘇揚州一位小股民李先生的電話。

李先生:「風險很大,從6千點跌到2,500點。」

記者:「老百姓對股市有沒有信心?」

李先生:「沒有,輸掉50、60萬的多了。我們是輸了幾萬塊錢,輸了一半。」

中國股民對股票市場普遍沒有信心,對此上海同濟大學經濟學教授石建勳最近發表文章指出,股市大跌是當前中國除汶川地震之外又一個影響面廣的全局性問題,因此,國務院應儘早召開專題會議,高度重視近期股市暴跌對中國宏觀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巨大負面影響,從宏觀和戰略高度研究規劃股市健康發展的長遠發展戰略。

他建議,央行出台的貨幣政策應當把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作為目標之一。中央政府應該把恢復股市投資功能做為當前工作的出發點,適當弱化融資功能,調整股市再融資政策,嚴格控制惡意和巨額再融資。暫停面向二級市場的增發,以後再融資應該全部實行配股制,並要參照國際慣例,制定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股權管理辦法。中國政府是否應該干預股市呢?美國博爾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鄭竹園對此表示:

鄭竹園:「照市場經濟的原則,股市跟房市投資人買賣的時候,不能說買了股票馬上就會發財,會上漲也會下跌。美國股市也是跌得很厲害,也是跌了2千多點了,但是美國政府也沒有出來救市。中國、台灣跟大陸都一樣,漲得時候我就賺錢,虧本的時候我就希望政府出錢救市,這照經濟學來講是不合理的。」

鄭竹園教授說,政府隨意直接干預股票市場,不僅不是在保護投資者利益,而且降低了市場效率,增加了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對稱性,破壞了公平原則,是在損害投資者利益和股市長期健康發展:

鄭竹園:「但是從某些方面來講,這麼多人虧本,套牢了這麼多錢,當然會影響一般人的生活了。政府可以做一點,比如印花稅降低點,這是可以的。台灣最近就用四大基金出來護盤,但是沒有成功。」

鄭竹園教授說,當前建立中國股市的自動穩定機制重點應當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盡快建立股票市場期貨機制。使股市無論是在上升階段還是下降階段,股民既有賠錢的可能也有贏利獲勝的機會。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股市在下降階段仍然可以保持交易的活躍。二是完善上市公司優選機制和退市機制,保持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穩定性,保持股市的長期活力。

鄭竹園:「大陸過去是政策,政府只要發表一個有利股票的言論馬上就漲,所以這個東西就是宏觀調控。是不是繼續觀望還很難說,因為現在物價在漲,不搞宏觀調控的話,物價還會繼續上漲,油價上漲、食物上漲。如果要降低利息來救股市的話,通貨膨脹就會增加,所以政府也是在兩難的狀況中。」

鄭竹園教授認為,股市要能夠不斷吸引更多的股民入市,就必須保證每一個人都處在平等的地位上,都有同樣的獲勝機會。「公開、公平、公正」的政策是實現中國股市參與主體的公平競爭和保持股市長期活力的前提和基礎。(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股市持續走跌 兩岸投資人冷暖在心頭
亞洲股市大多收黑  印度中國重挫超過3%
中國股民損失慘重抱怨股市太黑暗
順口溜:中國股市拍手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