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議事電視直播 真實呈現值得借鏡

標籤:

【大紀元7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特稿)立法院美國國會議事轉播考察團正在華府訪問。他們在考察負責轉播美國參眾兩院議事直播的C-SPAN公司後,決定建議引進美國的轉播制度,並從明年元月起開始實施。

過去立委為爭取在媒體,尤其是在電子媒體的曝光機會,多會使出渾身解數吸引媒體的注意。於是各式各樣的道具、花花綠綠的海報,成為國會質詢的必要配備。等而下之的,則是為法案在鏡頭前演出全武行,媒體撤離後隨即握手言和。正派問政的立委反而難上版面。

此外,媒體「顏色」各異,於是記者依各自需要編輯剪接,常遭當事人抗議斷章取義。

政治人物需要在媒體曝光,爭取選民的認同與支持,全球皆然。如何讓國會與媒體良性互動,展現責任政治,又可達到傳播及監督的效果,美國的範例值得台灣參考。

美國有一家有線電視網叫C-SPAN,它終年全天候播放國會議員在國會殿堂問政的畫面,不經剪接、不經編輯、沒有旁白、沒有評論、沒有分析、更沒有商業廣告。看似單調無趣的電視網,卻受到議員和民眾的重視,贏得無數新聞獎項。

這家電視網的全名叫「有線─衛星公共事務網」(Cable-Satellite Public Affairs Network),成立於一九七九年三月十九日,是一家非營利性的媒體公司,由美國有線電視業界共同創立。

一九七七年,美國國會認為有必要讓選民瞭解他們選出的議員在國會做些什麼事,通過了一項允許媒體全程轉播國會議場運作的法案。

媒體營運的前提就是資金。資金來源如果是政府,營運方針及播放內容一定受到政府直接或間接干預。資金如果來自商業廣告,也一定受制於企業的好惡。

於是美國業者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由有線電視業者捐出創立基金,並由國會通過法律,規定任何有線或衛星電視公司必須將C-SPAN放進其基本付費頻道。也就是說,美國任何家庭與有線電視通路業者簽約,不管喜歡或不喜歡,C-SPAN一定在其基本付費頻道中。因此,C-SPAN的唯一也是全部收入,就是美國全國六千三百萬有線電視用戶的收視費。

C-SPAN是在議場架設攝影機,從頭到尾不中斷地現場轉播議員問政實況。由於營運非常成功,受到各界重視,於一九八六年六月二日成立了C-SPAN2。一九九七年成立C-SPAN Radio。二零零一年再成立C-SPAN3。

C-SPAN負責轉播眾議院,C-SPAN2負責轉播參議院,C-SPAN3則轉播聽證會、議員演說、選舉辯論等。

近年C-SPAN又推出VOD(Video on Demand),以便觀眾可以隨時點選錯過的議員問政鏡頭。網路時代來臨,C-SPAN也成立網站,所有各台都可以經由網路收看或收聽。

有了C-SPAN,議員不必擠破頭只為在螢幕上曝光幾秒鐘,也不必擔心媒體選擇性報導,甚至斷章取義;民眾也可以從轉播過程中,充分瞭解相關法案的來龍去脈,同時監督他們選出的議員是否努力為選區爭取福利。

C-SPAN記者可能是最輕鬆的電視記者。他們不必剪接編輯,不必做旁白,也不必評論,沒有同業競爭壓力,也不必考慮老闆是什麼「顏色」。他們偶爾也有專訪節目,但基本上是讓受訪者暢所欲言,主持人的角色有限。

但C-SPAN記者心理必須有所準備。他們在面對鏡頭時不報自己的姓名,不對事件加上自己的註解或分析,因此他們必須放棄作主播明星夢。

相關新聞
天安門直播奧運 可能被禁
改革程委會 綠營推視訊直播
杜絕密商 台陽光立法三讀通過
薩爾科齊:不能接受在西藏發生的事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