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寒風吹向創投 美IPO第二季掛零

標籤: , ,

【大紀元7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綜合編譯)1990年代中葉以來,新創公司股票首次公開上市(IPO)往往是創投業獲利的金雞母。1990年代創投業者投資的新創公司平均每年200家IPO,2006年更達到270家的高峰。然而2008上半年美國IPO急轉直下,至今還未出現好轉的跡象,創投業對新創公司的資金挹注也避之唯恐不及。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由於IPO困難,多家創投扶植的矽谷高科技公司已轉投私募基金的懷抱,尋求資金奧援。

據彭博資訊統計,今年IPO的行情急速冷卻,上半年全球IPO的公司,從一年前的702家銳減至333家,集資總額7,320億美元,也較去年減少41%。據美國創投協會(NVCA)資料顯示,全美創投扶植的新創公司IPO去年第四季有31件,今年第一季降到5件,第二季掛零,係1978年來首見,且今年以來至少有166家公司取消或延後IPO案,也是去年同期的兩倍。據NVCA調查,86%的創投公司認為此一現象今年下半年仍將持續,明年才會好轉。

新創公司被併案件縮水

大公司合併新創公司有漸漸取代IPO的趨勢。微軟、海灣電子、谷歌、雅虎、惠普等知名大廠近幾年著實合併了一些具潛力且可能IPO的新創公司。

1990年代,創投投資的新創公司有四分之一被合併。本世紀初,情況開始反轉,今年上半年僅120件合併案,比去年同期的169件減少28%。今年第二季創投業參與的收購案總金額24.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9.7億美元,更銳減近40%。

此外,由於IPO不熱絡,新創企業的被收購價格也相應調降,創投的投資報酬也相對降低,創投業今年的獲利恐難好看。因此,許多創投業者都引頸企盼今年秋天股市能好轉,屆時IPO市場也將好轉。

IPO案件屈指可數

今年第一季數字出爐時,NVCA就斷言初級市場已出現重大危機。往年IPO最差的紀錄是2002年的22件,今年上半年僅5件,估計今年會比2002年更慘,並創下歷年最低紀錄。

如果IPO市場持續低迷,創投業者擔心,會有更多的新創公司找不到資金,很多創投也會退出市場。一旦IPO這個創造經濟成長的引擎失去動力,新設公司許多製造高薪的機會將憑空消失,創投IPO分紅獎金也會降低,對於目前的不景氣無異雪上加霜。所幸大型退休基金屬於長期投資,不會在不景氣的時候抽出資金。管理加州退休基金150億美元的布蘭登就表示,他的客戶投資創投的部位與往年一樣,甚至還加碼某些創投。

前幾年,快速成長的公司像是社交網站Facebook或是LinkedIn,都巴不得趕快上市。但由於美國政府相關法規變更, IPO的成本提高,作業時間也拉長。三分之二的創投認為,目前創投參與投資的新創公司要IPO比三年前更加困難。IPO的作業平均時程更拉長到8.6年,比1999年的4.5年多出近一倍。同時,投資銀行業對新創公司IPO的門檻也提高。去年,只要轉虧為盈,創投就可以讓新創公司IPO了。今年,新創公司必須連續幾季獲利才能IPO。而且疲弱的經濟與萎靡不振的股票市場也讓創投、銀行業、投資人對IPO市場興趣缺缺,這對創投業的經營相當不利。

或許要重回1990年代IPO每年200件,以及像Pets.com這種不獲利的公司也能上市的風光好日已成空想。然而,NVCA的主席狄克森(Dixon Doll)認為今年是改變IPO氣氛關鍵的一年,他積極遊說國會鬆綁規範中小企業財務面的嚴苛法規,並建議維持創投稅率於目前水準,以及設立新創公司全球統一的會計準則等措施,期盼創投業每年至少有100家公司IPO。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圖文報導】蘋果落地了﹗
品牌基金挹注 興采Co-Brand打品牌知名度
與心理精神科醫生交談
經部核准史威靈併購案  預定6月中旬交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